NHK纪实报道纪录片《无缘社会》的叙事学解读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telie_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NHK拍摄播出的人文题材纪录片一直享誉世界。除此之外,《激流中国》、《日本群像》、《穷忙族》、 《无缘社会》等反映社会民生及人间百态的纪实作品也因制作精良、饱含审美与思想价值而给观者留下深刻印象。其中,《无缘社会》是NHK特别节目制作组于2010至2011年制作播出的纪实报道类电视纪录片,以三集的片长首次呈现并解析了蔓延在日本社会中的“无缘”现象。借由该作品的播出,“无缘社会”入选2010年日本十大流行语,引发日本国民及社会福祉学家等各领域学者对这一社会问题的关注。无论从立意还是播出效果来看, 《无缘社会》都是近年来NHK出品的最具有代表性的社会纪实类纪录片之一。本文以NHK《无缘社会》为样本,运用叙事学相关理论从文本及话语层面探讨NHK纪实报道类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特征,并结合新闻学中关于深度报道的理论总结其叙事策略。文章主要由五个部分构成:第一章作为绪论,介绍研究背景、意义、研究对象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并简述文章将涉及到的叙事学相关概念。第二章是文本层面的分析。在了解《无缘社会》大致内容的基础上,探讨该作品主题、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建构及呈现方式。第三章及第四章是对《无缘社会》话语层面的分析,涉及作品所采用的叙事视角、叙事人称、话语形式等,并从语用功能和文化意义两方面归纳叙述者所承担的叙事功能。第五章在前文的基础上,结合深度报道理论解读《无缘社会》的叙事策略,以对我同类型题材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些许启示。本文认为, 《无缘社会》既是一部纪实报道类电视纪录片,又可被视为一则寓意深刻的深度报道。一方面,围绕“无缘”母题,作品的主题呈现出连续性及交叉性特点,与采用线型及“发现”模式的情节结构、在多重行动关系中被和盘托出的无缘者形象等共同构成该作品的文本层面;叙事人称、视角乃至话语形式的多重灵活运用则成为该作品在话语层面最显著的叙事特色。另一方面,作为一部取材社会现实、并予以深度挖掘的电视作品, 《无缘社会》还饱含电视深度报道的特质。以小见大的全景叙事,在问题意识引导下、以事实相互串联的新闻涵化手法,使作品内容彰显强有力的说服力。此外,为进一步增强作品的吸引力,作品中亦融入了日本传统的价值观念及当代社会思潮,拉近与观者的距离。《无缘社会》在严肃理性地揭露社会问题的同时,饱含充满关怀的人文意识,传递了制作方对社会民生强烈的忧患与情思。这种“大胆挑战、探索未知、挖掘真实”的精神体现着NHK特别节目制作组、甚至整个NHK电视台长期坚守的新闻追求与理想。在对NHK《无缘社会》的叙事手法进行分析、并以期能为我国同类型电视节目有所借鉴的基础上,本文希望,对个体命运的关怀、对现实人生的表述、对人类社会状态的深度观照都不再是国内独立电影界独有的主题,电视媒体,甚至是报刊、网络都能适时将视野回归所置身的漫长社会征程。即使我们只是自说自话,也必定能够相互温暖。
其他文献
讨论了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指出初中数学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并探讨了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最后对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提出了几点要求。
知识群体的整体空间转移一直可以视为中国近现代史上政治与文化转向的风向标。1926年前后,居住在北京的以高校教师为主的知识分子受困于政治的高压与经济的窘迫,开启了一股引
<正>一、案例背景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旨在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与学习
翻开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桥头公园旅游公厕的档案,厕所的地理位置、建设等级、使用现状、管理主体等信息一目了然,一座座旅游厕所的“面貌”跃然纸上;$$浏览大通县新庄镇新庄村的
报纸
<正>每天都和病菌打交道,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健康和安危;每天都要接待慕名而来的患者和反映问题的百姓,却从来没有摆过架子、耍过态度;每天都穿梭在医院与社区之间,既要给
近代专职警察产生以后,英美国家经历了警察公共服务职能由萌芽、确立到成熟的过程,这一变化轨迹也反映了警察职能的重心由政治镇压、打击预防犯罪向服务民众的转变过程。考察
我国的塑料包装材料,尤其是软性的食品、药品使用的复合包装材料,在最近的二十年中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食品的塑料包装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本文主要介绍了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制度密切相关,二者的发展和完善是一致并互动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法的完善,完善的经济法反过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法在经济发展方
<正>乌兰察布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认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人大在经济社会发展、
高等地质教育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需要我们进一步弘扬大学精神,提高大学水平,彰显大学特色,以不辱大学使命。大学精神的核心是科学民主,求实创新。提高大学水平的关键是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