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同质性、村发展水平与农户信用风险

来源 :天津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m63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农村信贷业务起步相对较晚。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发展农村现代经济。农村现代化经济的实现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尤其是银行信贷业务。农户是农村信贷的主体且其信用风险居高不下,因此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包括农户因素和村庄因素。文章在研究农户因素的基础上重点实证分析村庄因素对农户信用风险的影响。论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数据,先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了解样本的基本信息,并用相关分析处理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再用分层广义线性模型从农户和村庄两个方面分别建模,最后对比分析得出结果。模型结果表明,在农户因素方面,性别、家庭规模、家庭藏书量和待偿银行贷款额对农户信用风险有显著影响,其中,男性的信用风险小于女性。同时发现家庭规模越大,信用风险越大;家庭藏书量越大,信用风险越大;待偿银行贷款额越大,信用风险越大;家庭总收入虽然显著性较小,但也有一定影响,其值越大,信用风险越小。村庄方面,主要研究居民同质性(即指村/居成员的社会经济状态差别程度)和村发展水平(即村庄的人均纯收入水平)对农户信用风险的影响。研究得出,居民同质性对农户信用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不显著;村发展水平对农户信用风险有显著影响,村庄异质性越高,信用风险也越小。另外,村庄低保家庭数越多,信用风险越大。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农户方面,关注和了解信用风险的评估标准,提高自身硬实力,并建立自身良好的信誉值;村庄方面,减少低保家庭数和提高人均纯收入,并给农户普及相关银行信贷信息;银行方面,加入村庄因素,改善模型,多方位全面考虑农户信用风险;政府方面,建立完善的农户征信系统,解决银行和农户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并且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降低不良贷款率。
其他文献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负载的双组分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CdS-TiO2/MWCNTs。通过透射电镜(TEM)、比表面分析(BET)、X射线衍射(XRD)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
以木耳、红枣、白刺果为主要原料,白砂糖、柠檬酸、β-环状糊精为辅料,研发一款复合固体饮料。确定固体饮料的制备工艺为打浆、浸提、过滤、调配、喷雾干燥。在浸提过程中,以
正义作为法所追求的最高价值,自古以来备受历代法学家的重视,关于正义的讨论从未停止。正义标准的相对化与主观化使得每个人对正义标准的认识都不相同。在当今社会分层的背景
解决目前我国经济与文化、特别是经济与道德的关系问题,必须寻找理论基础,这就要深入阐发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本文认为“社会存在、意识”两层次结构不能准确阐述历史唯物主
用糯玉米与糯稻米制作的速冻汤圆进行比较,表明用糯玉米制作速冻汤圆是可行的。并提出了糯玉米速冻汤圆的加工工艺。
评价是调动学生主体性的有效机制,教师的评价语是教师评价学生表现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教学活动进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正确恰当地使用评价语能促进师生间的思想交流,情感交融,
现代学徒制是指在政府指导下,以学生(学徒)为主,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联合教学,主动服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校企联合育人的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政府机构在上世纪90年
苗族信仰的宗族意识大致可以从这样四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是以宗族为祭祀单元;二是跨宗族的个人交往不得与本宗族的信仰互相冲突;三是个人的社会生活也必须与宗族信仰合拍;四是个人
本文考察“到底”从短语向“终于,终究”义时间副词的词汇化的动因、条件、历程、路径和机制。考察发现,短语“到底”向“终于,终究”义时间副词词汇化的动因是频现于时空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