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wll_w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指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髓核脱出,突人椎管、刺激或压迫脊髓或脊神经根,引起腰部疼痛和下肢放射性疼痛及功能障碍为主症的一组综合证候群。本病是临床上常见的腰部疾病之一,好发于20-40岁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15.2%。早在1764年Contugno曾描述过腰椎间盘脱出症的综合症状。目前本症已被国内外学者所公认,并认为本症与95%的坐骨神经痛,和50%的腰腿痛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典型症状是腰痛向一侧下肢放射,严重者伴下肢感觉障碍,甚者还可以出现活动功能受限、二便失禁及肌肉萎缩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和生活。由于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或外伤所致纤维破裂,造成髓核从破裂处脱出,压迫腰神经根而出现腰部或下肢放射性疼痛,属于临床上难以治愈的顽症。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高,病因复杂,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本研究所用方法是北京军区总医院平衡针灸创始人——王文远教授在平衡针灸理论指导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的临床经验总结。研究目的王文远教授在针灸临床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验独到,本研究通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旨在探索平衡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腰痛、恢复腰部功能活动的临床疗效,并就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为更大样本的临床多中心研究提供可鉴依据,同时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法。材料与方法选择广东省中医院传统疗法中心门诊及负责会诊病房的专科病人,临床及影响学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选择符合本课题纳入标准及除外排除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临床随机分组的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平衡针针刺组和常规针刺组,两组按1:1的比例每组30例。治疗组处方:选取平衡针的腰痛穴,采用泻法,不留针,行针十秒钟即可出针,10次为一个疗程。对照组参照全国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治疗学》制定,(1)局部取穴原则:根据患者腰腿痛的不同部位,选择痛点阿是穴;(2)循经远端取穴:选取委中穴;(3)脏腑取穴:大肠俞、关元俞,手法均用泻法,大肠俞、关元俞直刺1.5寸,使针感向下肢传导,阿是穴、委中穴直刺1.0-1.5寸,TDP照患侧。每日1次,每次针刺治疗30min,10次为1个疗程。二组分别在治疗前后采用目测类比疼痛评分法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两组治疗前基线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基线特征均衡,说明两组具有可比性。2.治疗组三次测量总体有差异(P<10.05),两两比较,第一次治疗后优于治疗前(P<0.05),第十次治疗后优于治疗前(P<0.05),第一次治疗后和第十次治疗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3.对照组三次测量总体有差异(P<0.05),两两比较,第一次治疗后优于治疗前(P<0.05),第十次治疗后优于治疗前(P<0.05),第十次治疗后优于第一次治疗后(P<0.05)。4.经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P=0.484,说明两组三次测量总体无差异(P>0.05),两组两次治疗后疼痛情况、VAS、功能障碍指数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10.05),两两比较,第一次治疗后治疗组疼痛情况、VAS、功能障碍指数都优于对照组,第十次治疗后对照组疼痛情况、VAS、功能障碍指数都明显优于治疗组。5.第一次治疗后治疗组在疗效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10.05),第十次治疗后对照组在疗效上明显优于治疗组(P<0.05)结论应用平衡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是一种有效的疗法,具有选穴少、痛苦小、见效快、疗效好、操作简便、无毒副作用等诸多优点,为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了一项新的选择。本研究证明平衡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的即时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而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观察,为了全面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我们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最佳治疗方法或方法组合,最大程度的发挥针灸治疗腰突症的优势和潜力。
其他文献
羁押必要性审查作为2012年刑诉法设立的制度之一,在某省会市十二个基层检察院实施近两年后,既有对权利保障予以促进的良性效果,但同时也存在诸如审查范围过窄、裁量空间有限
河北省是我国玉米主产区之一,播种面积和产量均约占全国的10%。玉米生产在河北省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各行政区域玉米生产变化趋势存在一定的差异。河北省玉米生产存在播
中小企业的大量存在是一种在各个地区和不同发展阶段曾遍存在的现象,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而成本的管理与控制始终是企业获得利润和发展的永恒话题。中小企业如
“丹阳铜”产地考略郭怀中汉“丹阳铜”闻名全国,时人称之为“嘉铜”、“善铜”。但是,由于时代变迁,“丹阳铜”究竟产于何地,迄今尚无定论。本文对此略作考证,以抛砖引玉。一位于
专利引用是技术或知识溢出的重要机制,网络拓扑分析的引入有助于理解专利引用网络的结构特征,揭示专利引用过程中的技术或知识流动规律。在USPTO系统中,检索中外企业专利引用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补气通络胶囊结合髓核摘除术治疗腰痛伴根性痛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探讨手术前后腰痛及根性痛的转归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
目的:结直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位居癌症死因中第三位,据统计全球结直肠癌每年新发病例数达94万,每年近50万人死于结直肠癌。结直肠癌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和健
[目的]观察井穴点刺放血配合针刺治疗中风急性期的疗效性和安全性,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为临床探索一种疗效确切、易于操作的治疗方法。[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中风急性
研究背景:随着现代生活环境的改变,女性“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ypothalamic-pituitary-ovarian axis)功能的改变导致了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发生,给广大女性身心健
概述了近年来土壤及植物中镁元素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镁素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今后镁素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