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维护农村地区稳定的屏障,解决了农村贫困群众的生存问题,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维护农村地区社会稳定,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增长意义重大。农村低保政策执行的好坏直接反映着基层政府的执政能力,关系到人民福祉,关系到广大农村群众的基本生存问题。 针对天祝县农村低保政策执行中出现的各种偏差,本文在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借鉴学术界关于农村低保政策执行问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梳理总结出了天祝县农村低保政策执行中存在的乡村干部治理能力下降,农户自我发展意识差,政策对象对低保政策一知半解,轮保拼保现象仍时有发生,基层地方政府执行低保政策力不从心,农村低保对象收入核算难度大,缺乏完善的低保政策执行的制度约束与监督体系,政策对象识别不精准,农村低保指标化现象严重,缺乏综合的农村救助体系等偏差。运用公共政策执行理论和史密斯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式从政策利益相关主体、政策环境、政策本身等三个维度出发,针对农村低保政策执行中出现的偏差,深入分析原因,并就如何强化低保政策执行效果,保证政策执行的公平公正,探索式的提出了低保执行机构健全网络,强化基层工作力量;低保工作人员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与思路;创新方式进行政策宣传,改变农户错误认知;丰富帮扶方式,提高群众自我谋生能力;完善低保政策执行监督机制;完善困难群众家庭收入统计方法;完善农村低保立法保障;取消低保供养指标,提高供养标准;完善农村低保对象甄别机制,精准识别保障对象;建立健全农村救助体系等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