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卫星等航天设备的传感和控制系统部件中,目前大量使用到高性能压电聚合物材料。压电聚合物材料与压电陶瓷相比较,具有制备工艺简单、质量轻且材料柔软等优点,在航空航天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其中,聚偏氟乙烯(PVDF)材料作为最典型、最常用的压电聚合物材料,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高介电常数、耐化学性等优异性能,被广泛应用在传感领域中。但目前国内生产的PVDF薄膜压电性能差,且少有抗电子辐射性能方面研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卫星等航天设备的传感和控制系统部件中,目前大量使用到高性能压电聚合物材料。压电聚合物材料与压电陶瓷相比较,具有制备工艺简单、质量轻且材料柔软等优点,在航空航天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其中,聚偏氟乙烯(PVDF)材料作为最典型、最常用的压电聚合物材料,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高介电常数、耐化学性等优异性能,被广泛应用在传感领域中。但目前国内生产的PVDF薄膜压电性能差,且少有抗电子辐射性能方面研究。本文对PVDF薄膜的制备工艺、复合杂化改性、压电性能及耐电子辐照性能等方面进行全面探索和优化,使用相对简单的方式和设备制备出具有高压电系数的聚偏氟乙烯薄膜。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溶液法制备PVDF初始薄膜的最佳工艺条件,对比不同实验参数对PVDF薄膜性能影响,寻找最佳的PVDF薄膜制备过程和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溶液法制备PVDF薄膜时,前驱体溶液的浓度为13 wt%,在烘箱中90℃下烘制3小时后,经过淬火处理得到的PVDF薄膜力学性能最佳,其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能达到50.85MPa和1850 MPa。(2)为提高PVDF薄膜的力学性能和抗电子辐照性能,研究不同复合材料对PVDF薄膜力学性能的影响,包括八苯基-笼型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Fe(NO3)3·9H2O、Tm Cl3·6H2O、碳纳米管(CNT),通过对比不同掺杂材料以及不同掺杂含量对PVDF薄膜的性能的影响,筛选出最佳的PVDF薄膜复合材料和掺杂含量。实验结果表明CNT对PVDF薄膜的掺杂效果最好,其中1 wt%CNT-PVDF薄膜力学性能最佳,其抗拉强度与弹性模量分别达到了54.1 MPa与1677 MPa,且经过能量为40 ke V,注量为2×1015e/cm~2电子辐照后薄膜的抗拉强度及弹性模量下降幅度分别为1.7%、14.5%。(3)为提高PVDF薄膜的压电性能,设计了热拉伸与反复折叠热压两种热处理方式,以及六种极化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热处理方案为反复折叠热压,最佳极化方式为在PVDF薄膜上下方均放置一块略小于PVDF薄膜面积的铜片,最佳极化场强为200MV/m。使用该热压方案和极化方案纯PVDF薄膜和复合薄膜CNT-PVDF的压电系数d33分别达到6.5 pC/N与11.5 pC/N。
其他文献
目的简述责任制助产联合产时体位管理护理对改善分娩结局,缩短产程用时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0年3月于我院分娩的产妇95例研究,随机抽签法分组,对照组产妇采取轮班制助产护理,观察组产妇实施责任制助产联合产时体位管理护理,记录对比两组产妇各产程用时情况,统计产妇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铌酸锂Mach-Zehnder电光调制器(MZM)是微波光子链路的核心器件之一,通过合理设置MZM的直流偏置点,可以实现不同的调制格式。因此,调制器直流偏置点的精确性与稳定性直接影响了微波光子链路的无杂散动态范围(Spurious-Free Dynamic Range,SFDR)等性能。本论文首先从理论研究了MZM的偏置点稳定控制,之后设计并制作了基于FPGA的偏置点自适应控制系统,并对偏置点稳定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石,是社会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当前出现的能源短缺和环境破坏问题要求开发清洁环保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的绿色能源,具有巨大的潜力来替代传统化石燃料。太阳能-化学能的转换及储存过程易于大规模实施,被普遍认为是理想的能源转化途径。氢气由于高能量密度,环境友好性等优点,成为最有发展前景的清洁能源。因此,寻找合适的材料利用太阳能催化裂解水制取氢气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糖尿病现在已达到大流行的程度,相关的并发症往往危及生命和致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被认为是当今社会最大的杀手之一,许多人预计其威胁比癌症更严重。以前治疗糖尿病唯一的办法就是注射胰岛素,而自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二甲双胍药物被发现后,先后出现了7类主流抗糖尿病药物:磺酰脲类、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甲格列胺类、肠促胰岛素和葡萄糖钠转运抑制剂。葡萄糖钠转运抑制剂即SGLT-2抑制剂,是
钛基复合材料(TMCs)具有高强度、良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而被广泛应用于航空器的结构件材料。原位生成的Ti Cp和Ti Bw被认为是钛基复合材料的理想增强体材料。石墨烯(GR)具备优异的力学性能,在被应用于钛基复合材料的增强体材料时具有很高的强化效率。本论文以纳米Ti C(约50nm)/纳米Ti B2(约300nm)粉末和多层GR(<10层)粉末作为增强体材料,大尺寸Ti6Al4V(TC4)球状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