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走向海洋“双区双点”战略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v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海陆疆界漫长、周边邻国林立,是典型的濒海国家。濒海国家的战略挑战在于必须面对海陆两面的地缘政治压力。中国北与俄罗斯接壤,西北边疆存在诸多动荡因素,东与日本隔海相望,南中国海与东南亚国家海疆直接相连,在地缘战略方面处于可能被包围的潜在危机状态。研究中国走向海洋的战略,对于中国突破地缘政治困境,制导亚太战略格局演变,在21世纪中期前实现地区大国目标,进而走向世界大国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历史分析和国际战略学多维视角的研究方法,解析了中国走向海洋所面对的战略环境,并提出了基本的战略推进原则。第一章 启示:晚清和民国海防中国国家战略面对海洋始于海防。中国晚清以陆地安全为目的、以防御为中心海防战略的失败和民国海军的悲惨命运证明:面对既定的攻势战略,单纯防御战略和缺乏实力支撑的海权战略都将陷入被动。晚清和民国海防历史的战略启示是中国走向海洋的战略设计必须重视特定战略对象的战略意图,以实力支撑战略目标,以地缘基础界定战略推进。第二章 基础:海权与地缘政治中国是典型的濒海国家,同时应对来自陆地和海洋的战略压力是中国<WP=155>最大的战略困境。中国的地缘战略至少要实现对海洋或陆地战略压力的单方破解,以一个侧翼的战略坚挺支撑对另一侧翼的战略强度。当代国际社会对陆地扩张的敏感,中俄关系对中国国际战略的重要性,以及国际法赋予中国的广阔海域将中国突破地缘困境的战略选择导向海洋。从海洋方向突破地缘战略困境意味着中国要实现对西太平洋地区的海权。中国海周边起自日本,中经台湾,直至马来半岛的“第一岛链”对中国海域的地理包围态势是中国走向海洋的天然障碍。突破“第一岛链”对中国的限制,是中国走向海洋的战略起点。第三章 原则:海权与国家利益走向海洋是中国整体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中国走向海洋内含安全利益、经济利益和战略发展利益等实现过程。这些国家利益的实现需要中国首先建立一支能够有效保卫海疆,具有一定威慑力的海军,并推动海军的战略影响力向远洋拓展。美国是当代亚太地区战略格局的主导者,美国对华战略及其通过美日同盟制导亚太格局的战略意图与中国走向海洋的战略要求完全对立。中国的战略发展离不开稳定的国际环境,正常的中美关系是中国战略发展的重要前提。走向海洋的战略利益与战略发展所需要的稳定的国际环境之间的冲突要求战略推进原则不仅有利于海权实现,而且尽可能避免国际战略环境恶化。中国走向海洋的战略设计要正视外在国际战略空间对战略推进的限制。当前乃至21世纪中期以前,中国对海权的追逐应当限于谋求国家发展。第四章 布局:“双区双点”战略结构中国走向海洋的地缘战略目标是突破“第一岛链”的封锁。“第一岛链”以台湾为中心将中国海域分为分别以东北亚和东南亚为依托的两个区域。中国走向海洋战略首先在于有效控制这两个区域。当前美国凭借在亚太地区的驻军和美日同盟主导着东南亚地区和东北亚地区的战略走向。中<WP=156>国的战略应当肢解美国对这两个地区的战略控制。朝鲜半岛和印度支那都与中国陆地及海疆同时毗邻,分别处于中国海与日本,中国大陆与东南亚海上国家的中间地带,并且是美国战略控制优势相对薄弱的地区。如果中国因势利导地实现对两个半岛地区的有效影响将不仅有助于中国扭转相对于美、日等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劣势,而且有助于为最终构建支撑中国走向海洋的陆基基地奠定基础。南中国海是沟通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及东北亚各国重要航道的必经之路,台湾处于跨跃“第一岛链”进军太平洋的最佳位置。实现南中国海制海权,可以直接威慑东南亚国家,并影响东北亚国家的战略安全。解决台湾问题,能够直接突破“第一岛链”对中国的海上包围,破解美国对中国的地缘战略压力,形成对日本的地缘战略遏制态势。南中国海和台湾均处于中国领土主权所及的范围,为中国在主权范围内实现具有国际战略效应的地缘战略困境的结构性突破提供了条件。朝鲜半岛和印度支那的战略动向对中国海权的直接影响,以及南中国海和台湾对突破“第一岛链”地缘包围的特殊价值构成了中国走向海洋战略必须重视的“陆基双区”和“海上突破双点”。第五章 推进:国际空间拓展序列 中国走向海洋的战略推进意味着对亚太地区战略格局的修正。走向海洋必须面对影响亚太格局的各大战略力量。美中俄、美中日、美中东盟三组战略三角关系因其各自的特征可以分别设定为中国走向海洋战略推进的后区、前区和中区。美国在三组战略关系中的重要地位要求中国在战略推进过程中重视美国因素的存在,并尽可能地在战略三角的互动中通过正常的美中关系制约其他国家对中国的战略压力。俄罗斯对中国战略发展的重大影响要求中国在美中俄战略三角的互动中尽可能维持美中俄关系的平衡。美日两国与东盟国家关系密切,直接挑战美日同盟将不仅影响战略后区的稳固,而且可能产生“第一岛链”战略走向针对中国重新绷紧的后<WP=157>果。近期内尽可能避免与美日同盟直接对抗是中国走向海洋战略设计的重要原则。东盟国家集团的经济、政
其他文献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制药企业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GMP认证证书已成为药品销售的通行证。《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实施指南》充分体现GMP(1998
细纱工序是成纱的一道关键工序,细纱机性能的优劣对成纱的产量和质量都有重要的影响。目前,国内棉纺厂所使用的细纱机大多采用总轴传动方式,落纱过程通过人工操作完成。存在
青藏高原地区冻土分布面积达1.5×10~6 km~2,占我国多年冻土分布面积的70%,在全球气候转暖的背景下,多年冻土有着退化的趋势。而青藏高原地区的各类工程活动则进一步加剧了多年冻
隋代是古代中日关系发展的重要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隋倭通交表面上看似乎是两国之间的问题,实际上却与东亚世界诸国相互联动紧密相关。在以东亚世界的共同性和关联性,
肌腱、周围神经损伤是手外科常见、多发损伤,肌腱修复术后常因肌腱粘连影响临床疗效。虽然近年来许多学者在探讨改善肌腱血供、肌腱愈合机制、修复和重建腱鞘、术后早期被动活
清代华喦是一位诗、书、画并工而又富于创造性的杰出的文人化职业画家。华喦花鸟画在18世纪扬州画坛,以其清新隽秀、率意疏宕、文质相兼的艺术风格,表现出与众不同且极具情趣
司法机关人财物省级统管主要面临的是司法机关人财物管理权滥用和腐败的风险控制问题。对此,应通过实行司法行政与司法业务相分离,司法机关人财物管理的标准化、系统化和透明
长期以来,学界对于北宋前期赵宋笼络西北远蕃牵制夏州李氏政权这一问题多有研究,主要形成了"联蕃制夏"说、"以夷制夷"说两种观点。本文认为赵宋士人虽有主张联蕃制夏,但不占
当前我国保险信用缺失问题十分严重。参与保险交易各方,包括保险公司、保险中介人和保险消费者都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信用缺失问题,影响了我国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制约了我国保险
台塑集团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塑胶企业之一,也是世界上非常有名的石化企业。它的创始人王永庆先生早年是一个茶农子弟,文化也仅有小学水平,在短短几十年间,靠着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