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东油田沙河街组地质特征及油藏工程研究

来源 :西南石油学院 西南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h791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孤东油田沙河街组为一重要产油层,已经开发了十余年。为了进一步挖潜,需要在油藏静态研究基础上,进行详细的动态分析和精细描述,搞清地质储量参数,为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提供参考依据。 论文强调油藏静态与动态研究相结合,通过系统研究构造和储层沉积学特征,建立了沙河街组油藏地质静态模型。运用物质平衡法对各区块进行动态分析,结合油藏开发指标的分析方法,深入分析了沙河街组储量、采收率和能量状况,并进行了储量计算与评估。取得了以下主要的研究成果。 (1) 下第三系在潜山背景上发育,为断层复杂化,具多层结构,呈披覆背斜构造形态。孤东断层是区内唯一二级断层,走向南北,将全区分割为东西两盘,东升西掉。三级断层将东盘分割为五个大小不同的区块,七区构造部位最高;西盘被三级断层切割为一个垒块和三个成阶梯状南掉的断阶。精细构造解释识别出数目繁多的四级断层。 (2) 在精细地层对比基础上,将沙河街组划分为6个砂层组,细分出22个沉积时间单元。根据岩心、录井、测井和地震资料,识别出孤东油田沙河街组主要为扇三角洲和湖泊两种沉积体系。孤东断层以东扇三角洲体系发育,沙河街组地层超覆于孤东潜山之上;断层以西主要发育湖泊沉积体系。确定了各区块沉积微相的时空展布规律。 (3) 储层研究表明研究区沙河街组以原生孔隙为主,生物灰岩和中、细砂岩含油。储层非均质性研究认为含油区域平面上受沉积微相和断层的控制,纵向上各时间单元间具有一定的隔夹层。分析指出沙河街组油藏具层状复杂断块特征。 (4) 对沙河街组各区块进行典型化研究,建立不同区块的油臧模型,运用物质平衡法进行动念分析。研究油藏底水作用强度及注入水的驱动效果,提出了进一步的注水措施。 (5) 选择适应于沙河街组油藏的储量、采收率计算方法,并重新计算了沙河街组油藏的水驱控制地质储量为1337×10~4t,可采储量为747×10~4t;典型油藏能量分析结果表明,沙河街组的有效水体为原油体积的68倍,天然水驱采收率为31%,在目前产液量1544260m~3/y和目前注采比0.52:1条件下,压力将继续降落,需要加强注水。其它类似于七区注采状况的区块也需要加强注水。 (6) 储量计算表明,沙河街组总地质储量为1496×10~4t,比1987年计算的储量少了464×10~4t,比1994年复算储量多了150×10~4t。由于油藏模型的细化以及参数的重新核查使得储量计算更为精确。
其他文献
工艺参数的选择不仅直接影响加工质量的好坏,同时也对加工精度、加工效率以及机床与刀具的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在传统的数控切削加工过程中,主要通过查阅加工手册、凭借加工经
钻柱静力学已能较好描述钻柱的变形,在井眼轨迹控制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它忽略了转速的影响。实际钻进中钻柱动力学性能不仅影响钻头轨迹,强烈的振动还有可能造成严重的
路面分为硬路面和软土路面,硬路面不平度是车辆行驶过程中的主要振动源,它对研究车辆平顺性和驾驶员乘坐的舒适性具有重要意义,软土路面不平度是表征土壤表面微小波峰和波谷
凝析气藏因复杂的凝析油气相态规律、多变的渗流动态、难以描述的多孔介质界面影响,使其渗流规律、试井分析是目前凝析气藏开发研究的前沿课题,在理论上具有很大的难度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