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关系型社会,源于传统儒家文化的人情关系在调节资源配置和维系社会秩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赋予了嵌入于中国社会结构中的组织行为与选择以深刻的文化内涵,同时也凸显了以人情关系为主体的社会结构对组织行为与选择的决定性影响。随着人情关系的价值属性从个人层面上升到组织层面,由人情关系延伸出的组织间非正式关系已然成为组织维持生存和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一般来讲,由人情关系延伸出的组织间非正式关系主要包括政企间关系和企业间关系两种类型,且其形态、性质和强度均会受到正式制度的影响。本文在制度转型与组织间关系变迁三阶段理论分析框架下着重探讨了组织间非正式关系对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影响和作用机制以及正式制度的结构差异对组织间非正式关系与企业技术创新的调节作用。实证研究以机械电器类和电子设备类的252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并通过回归模型进行假设检验,由此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紧密的政企间关系会阻碍企业技术创新选择与实施,并且其阻碍作用会随着关系的紧密性增加而增强;而紧密的企业间关系则会促进企业技术创新选择与实施,但当关系的紧密性达到一定程度后,紧密的企业间关系会转而阻碍企业技术创新选择,即企业间关系的紧密性与企业技术创新选择呈倒U型曲线关系。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制度二元结构中市场经济所占比重的增加,紧密的政企间关系对企业技术创新选择与实施的阻碍作用均会弱化,而紧密的企业间关系对企业技术创新选择与实施的促进作用会增强,并且当关系的紧密性达到一定程度后,紧密的企业间关系对企业技术创新选择的阻碍作用会减弱。基于上述结论,本文进一步认为:对于处在制度转型初期阶段的东北地区,应该积极推进市场化改革和降低政府干预的程度,促使社会差序格局中潜在的企业间关联得以充分利用;而对于处在转型过渡阶段的江浙地区,应该注重健全适合于市场经济发展的正式规则和法律体系,引导并推动社会文化的变迁和普遍主义信任结构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