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松复合微生物菌剂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jin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是我国南方主要的速生用材树种,也是重要的造纸原料。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木材和纸张的需求不断增加,马尾松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出现了马尾松人工林地力衰退、生产力持续下降等问题。为了维护土壤养分平衡,防治土壤地力衰退,保证速生丰产,微生物复合菌剂研制和应用是重要技术措施。本实验从马尾松林地分离筛选出马尾松外生菌根真菌、马尾松根际土壤溶磷菌,与本实验室分离保存的解钾菌进行组合、优化,制成复合微生物菌剂,并对其促生长及微生态效应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马尾松人工林菌根菌、功能菌分离筛选。在本校科研试验基地马尾松人工林中,采集外生菌根真菌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培养获得纯培养菌丝体,编号为cpy-2和cpy-4,分别属于粘盖牛肝菌属和彩色豆马勃属真菌。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一株高效溶磷菌株,编号为yL14,该菌溶磷能力达65.14mg/L。结合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yL14菌株属于黄褐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ulva)。(2)筛选菌株优化组合及复合微生物菌剂制作。外生菌根真菌菌株cpy-2和cpy-4,溶磷细菌菌株yL14,硅酸盐细菌菌株K50各菌株间无生物拮抗关系。各菌株发酵液混合后,能明显发挥协同作用。采用摇瓶发酵法研究出培养复合微生物菌剂中所用菌种的最佳培养基配方和发酵工艺条件。将液体培养的菌株发酵液按体积1:1:1:1混合后,吸附于灭菌的(泥炭:膨润土:玉米粉=3:2:2)混合的载体上,按菌剂:载体为1:10为最佳比例进行吸附处理,制作成固体复合菌剂。对复合菌剂的质量进行测定,菌剂中的各质量指标均达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798—2004的标准要求。(3)复合微生物菌肥及根际微生态效应。将复合微生物菌剂与化学肥料不同比例对马尾松幼苗进行配施,结果表明:微生物菌剂40%+化学肥料60%配施是促进马尾松生长以及改善根际土壤微生态的最佳组合模式。苗高增幅77.6%,地径增幅38.7%,生物量增幅158.1%。使马尾松苗根际微生物数量提高了79.3%,土壤有机质提高了43.3%,土壤速效氮提高了21.42%,土壤速效磷提高了121.83%,土壤速效钾提高了48.38%。菌剂对马尾松苗养分吸收量有影响。施肥处理后马尾松幼苗氮含量高出对照28.49%,磷含量高出对照45.35%,钾含量高出对照31.22%。
其他文献
全球变化等大尺度时空变化过程的研究范围和内容已远远超越以往斑块水平的生态系统研究,需要在理论、方法以及技术上有较大突破,从斑块水平生态系统研究成果拓展到景观、区域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法治疗特发性矮小患儿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评价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临床价值,丰富中医治疗学内容。方法:60例(2010年9月~2011年12月)病例均来自江苏省中医
20世纪世纪80年代以来的民艺研究具有一定的典型特征,本文围绕着这一时期民艺研究的主导方向,从中选取了部分代表性的、能够体现本阶段民艺研究特点与趋向的理论内容进行分类、
我国海域资源辽阔,但是使用效率不高,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存在众多问题,市场化配置资源是海域公共资源管理的必然趋势。国内学者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即国家明确界定产权
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为2020年后的扶贫工作指明了方向。其中,相对贫困标准的研究和确定,是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的基础和前提。借鉴包
檃括词是宋词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特殊文体样式,它不仅丰富了宋词的创作,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宋代文人精神生活的丰富性,对于两宋檃括词的研究可以促使我们加深对宋词全
在祖国的北方有着这样一个民族,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大兴安岭这片绿树成荫、山水交流的净土之上,这片土地是他们的生命的源泉,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地方。这样一个具有“原生态”之称
稻-稻轮作系统是我国长江中下游集约化农区重要的作物种植体系,对我国粮食生产的贡献十分重要,直接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目前,这种轮作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过量施肥、养分管
在高中新课程改革下的地理教学,主要的教学目的是依据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构建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和地理学科发展,并能让学生们学以致用,掌
本文就高中新课程历史课堂中的师生互动作了探讨。论文首先就历史课堂中的师生互动现状作了概述,认为高中新课程历史课堂师生互动的实践和研究虽然得到各方面广泛重视,但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