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实验研究

来源 :第一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xhm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肝细胞移植(HCT)是治疗暴发性或急性肝功能衰竭及某些和肝脏有关的代谢性疾病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它的应用,使得费用昂贵、死亡率高且供体有限的肝移植术有了一种暂时替代的疗法。我国有众多的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患者需要肝移植,但因各种原因此类患者多在等待肝移植过程中死亡,因此11CT对肝移植需求量较大的我国具有更大的意义,但有关HCT对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治疗作用报道甚少,国内未见。 目的:1.探索一种可以制备稳定的大鼠失代偿期肝硬化模型的方法;2.评价HCT对失代偿期肝硬化大鼠的治疗作用;3.观察HGF对移植入脾内的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1.对120只150~200g的SD大鼠应用改良的多因素综合法进行造模,以高度白酒(56%酒精度)代替乙醇配制饮用水,根据体重下降的情况确定每次注射COl4的剂量,以B超证实大鼠的腹水。2.选用250~300g SD大鼠20只,按照半原位酶法分离肝细胞并制成单个肝细胞悬液。3.按照红细胞计数法计算每毫升细胞悬液中细胞数及总数,即为肝细胞产量,应用0.4%的台盼蓝等渗液计算肝细胞成活率。当肝细胞成活率≥85%时,方可进行HCT。4.70只大鼠于造模成功后1周行HCT,分为3组,第1组为肝细胞移植组(T1组,30只),每鼠移植的肝细胞数量为4.0×107个(2×107个/ml);第二组为HCT+LIGF(T2组,30只),在T1组基础上予HGF(5mg/100g)鼠尾静脉缓慢静推,前4周1次/d,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局部使用盐酸罂粟碱对任意皮瓣皮下微循环重建的影响,为提高任意皮瓣移植成功率及促进带蒂皮瓣提前断蒂的临床研究提供客观实验依据。方法:1.实验动物:雄性健康Wist
目的通过组织病理学研究的方法探讨颅内囊性动脉瘤的发生、发展和破裂机制的基本问题。资料与方法实验组:20例颅内囊性动脉瘤标本取材于2006.01~2006.06间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神
目的探讨膀胱副神经节瘤(PUB)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研究12例膀胱副神经节瘤病例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并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2例中男性5
欲有效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化,政府、企业、农民、社会必须各尽其责、共同努力,进一步规范农业废弃物“收、储、运、用”体系建设和技术研发,推动农业废弃物市场化
目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尤其是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SABP)除药物综合治疗和/或手术治疗外,还可经内镜途径实现微创治疗。但内镜的干预不仅存在诱发或加重胰腺炎的危险,而且
我国基础教育教材评价体系应该是常设性和专业性的。为保证评价的有效性,其运作必须遵循公开性、公正性、客观性、有效性4原则。另外,还需有较完善的评价内容、过程、方法以
随着新版《福建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T 13-62-2014的发布和实施,福建省建筑节能工作有了新的要求。根据新版和旧版标准及其参考的行标,对福建省夏热冬冷地区某典型居
目的:体外循环造成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及肺的缺血再灌注会造成严重肺的损伤,CPB术后患者的肺功能不同程度下降。因此围术期的肺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山莨菪碱具有抗炎及防护器官
本课题中,我们应用差异蛋白质组技术对肝脏部分切除后一小时的大鼠残余肝脏与假手术组的进行了比较蛋白质组分析,试图揭示残余肝脏是如何同时维持肝脏功能并且引发肝再生。在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