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地行星偏振特性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min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介绍了偏振的相关概念、描述偏振的主要方法。然后我们介绍了行星偏振的研究现状以及目前对地球表面不同地表特征偏振研究所取得的主要结果,最后我们重点介讨论了地球作为一颗系外行星时的偏振特性。比较其它探测手段,行星的偏振探测能够为我们提供更多有关行星表面以及大气的细节信息,而地球的偏振测量则有助于我们寻找系外类地行星以及对其大气和表面特征的鉴定。在本文中,我们将地球看成为一颗与其寄主星(太阳)可分辨但其圆面不可分辨的行星来研究其在太阳照射后辐射进入太空的偏振特性。我们采用PARASOL的670nm(662.4nm~677.4nm)波段的观测结果,得到不同地表类型和云层的偏振度、反照率随散射角和方位角的变化,然后根据描述辐射偏振的Stokes参量可叠加特性,求得在特定散射角90°下,地球整体辐射的偏振度随自转的变化。结果发现,影响地球偏振的最大因素是海洋和云层,地球偏振度可以在18.6%~49%之间变化。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的云层分布的随机性使得地球偏振度的变化具有快速多变的特点。这一特征可以帮助我们辨别系外类地行星。
其他文献
夜幕降临,寝室里来了许多不速之客。它们如忍者一样悄无声息地潜入,让我们防不胜防。尽管有纱窗和蚊帐的双重防御,可仍然无济于事。它们外表虽柔弱,但有着蛇蝎心肠,嗜血成性。它们是狡猾的贪婪者,是黑暗中的屠夫——蚊子。  熄灯后,我躺在床上发呆。突然,发觉有些不对劲——怎么有“嗡嗡”的声音?不好,是它偷袭来了。它一定是利用蚊帐没有被完全遮好时的空隙,偷偷地溜进来的。刚开始,仅有一只蚊子鼓噪也就罢了,没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