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全息术,即数字记录全息图及数字再现全息图,为全息术提供了另一种崭新的记录和再现方式。它是以CCD作为记录介质直接记录物场的全息图,并存储于计算机,再以数字方式再现,得到原始物场波前分布。由于其结合了计算机的数字性和光学全息术的三维性等优点,因此,在光测量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已广泛的应用于科研、工程、生物医学等领域。粒子场的测试和诊断在许多工程技术及科研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众多的粒子场测试方法中,全息摄影法以其不干扰水体,拍摄景深大、可再现三维粒子场信息以及分辨率高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论文根据数字全息术的特点,提出将数字全息技术应用到水下粒子场探测领域。围绕这个内容,本文从理论分析、具体实验和计算机再现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1.介绍了传统的光学全息术和数字全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各自的特点。探讨了水下环境对气泡场探测带来的影响以及数字全息相对于光学全息在水下气泡场探测方面的优势。同时介绍了水下气泡场探测的研究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2.建立了数字全息图记录和数字再现的数学模型,对数字全息中的数字再现算法以及相关的数字图像处理方法进行了详尽的理论分析。
3.给出两种不同的数字再现思路,即菲涅耳变换法和卷积法,完成了数字全息记录及再现程序的编写。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机再现结果。同时,研究并讨论了全息图再现过程中应用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4.将数字全息技术应用于水下气泡场的探测,进行了气泡场的数字全息拍摄实验,并对拍摄得到的全息图进行了数字再现。
5.对气泡场再现全息图进行气泡的识别、提取和数据统计工作。首先,利用阈值提取法消除再现图中的背景噪声以便气泡的识别;接下来通过边缘检测技术提取出在焦气泡,在此过程中,分别采用四种不同的检测算子进行气泡提取,选择出最优算法进行特征提取。然后,利用扫描法计算气泡的粒径大小,并采用邻域再现法再现出所有层面的气泡,最后设计程序自动统计气泡个数,统计结果准确率达到91.2%,效果比较理想。
本论文良好地结合了数字全息技术和水下粒子场探测技术,完成了数字全息技术研究中的基础性工作。论文所做的理论分析、计算机模拟和实验为今后数字全息技术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帮助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