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向应用需求,结合具体解决方案,除了研究和开发了面向问题求解的基于移动智能体技术的应用原型系统外,作者在研究实践基础上进行了诸如移动Agent系统的基准模型、Agent的迁移机制、Agent之间的通信和协作、Agent及其宿主机的安全等问题的研究,论文总结和报告了以下各项内容:(1)提出了移动Agent系统的基准模型.在系统分析了移动Agent技术、环境和现有的多个移动Agent系统的基础上,该基准模型给出了移动Agent技术的公共概念集,并从实体、服务和接口三方面阐述了移动Agent系统的基本成份、各成份的基本功能以及各成份之间的关系.为移动Agent技术的研究和探索、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提供了一个规范的基准模型.(2)提出了一种新的结构化迁移机制.该机制的结构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Agent的旅行计划和功能体完全分离,便于移动Agent的开发、理解、复用和维护;②旅行计划具有严格定义的结构,便于旅行计划的开发和使用;③提供了两种灵活的迁移模式,增强了迁移机制的表达能力.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本文还对该机制使用的结构化迁移信息描述语言的操作语义进行了探讨,初步刻画出它的结构化操作语义框架.与已有的同类工作相比,这种结构化的迁移机制具有描述能力较强、复用性较好、开发简便和用户友善性强的特点.(3)提出了一种移动智能体基于KQML的分层多模式通信框架.该框架中的KQML模式支持基于知识交换的高层协作.其间接访问模式以消息传递为通信手段,直接访问模式允许Agent直接进行基于网络协议的数据传输.在间接访问模式下,针对移动Agent系统特有的通信失效现象,提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解决方案.(4)设计了一个基于互联网的移动智能体系统IBMAS.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设计了IBMAS,从而对移动Agent计算进行了系统支持.它提供了移动机制、通信机制和安全机制,从而便于用户在此基础上进行应用程序的开发和实际的应用.(5)在IBMAS的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应用研究.详细阐述了移动智能体在入侵检测系统、漏洞扫描系统和信息检索系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