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是以科尔沁萨满和布里亚特萨满入巫仪式为切入点,利用作者通过田野调查资料为基础,并结合文献资料,系统阐述了两地萨满成为萨满的传统仪式(入巫仪式)全过程。本文力图用象征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尤其用“通过礼仪”的理论来分析萨满入巫仪式,并且对仪式的过程中呈现的有关时间和空间及法器的象征意义等做了详尽的阐释。仪式作为信仰的主要载体,不仅体现了民众的信仰,而且还承载着复杂的象征意义。将蒙古萨满入巫仪式放到人类学的相关理论框架中进行分析,可以进一步揭示解蒙古族的信仰背后蕴涵的深层文化含义。通过研究作者认为,随着萨满的复兴在不同的时间和地域以不同的方式被重构,在不同社会中表达着不同的社会意义。本文由导论、正文(三章)和结论等五个部分构成。导论部分主要对选题缘由和选题意义,国内外蒙古萨满研究状况和仪式过程理论、仪式象征理论概况等做了简单的梳理,并介绍了本文研究方法。第一章,对田野调查的情况和与本篇论文相关的几位萨满作了具体的介绍,简单描述了蒙古萨满的现状并适当出阐述了自己的相关观点。第二章,详细描述了关于科尔沁萨满和布里亚特萨满的入巫仪式过程。第三章,利用人类学的仪式理论对蒙古萨满入巫仪式做了理论分析,对入巫仪式中具有代表性的时间、空间、法器等的象征意义做了阐释,并从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面对自然的态度的视角,对这些象征意义和符号的象征内涵做了文化阐释,从而揭示了这些象征的深层文化内涵。结语部分概括了全文,并对蒙古萨满教复兴的各种需求等做了进一步的介绍,并对这些现象做了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