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在模拟电路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ui0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今年85岁高龄的王奶奶,无意中发现自己的左侧乳房长了一个鸽子蛋大小的肿物,并且皮肤有破溃的迹象。王奶奶家人赶紧带她到肿瘤专科医院诊治,结果病理报告证实为乳腺癌。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一病区副主任许守平教授为老人成功地切除了肿瘤,且已痊愈出院。 70~74岁是乳腺癌发病的高峰期  许守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在我国,患乳腺癌的平均年龄为45~55岁。乳腺
期刊
日常生活中,不良姿势、外界暴力、疲劳等因素都可能导致人体筋骨受到损伤,进而产生疼痛和活动功能障碍。中医认为,通过对人体重要部位进行正确恰当的拉伸,可以提升筋骨强度,增强骨骼稳定性,达到疏通经络的功效。进行自我保健时,拉伸应遵循“筋喜柔不喜刚”的原则,动作要柔和、缓慢、渐进,拉伸的重要部位包括肩背、腰腹和足底。拉伸肩背:调整体态、改善心肺功能  肩关节是全身最灵活的关节,可以进行屈伸、收展、旋转等多
期刊
嘴唇脱皮,中医认为是唇炎,主要表现为双唇脱屑(脱皮)、皲裂、渗出、结痂,甚至发展为糜烂、唇周围及口角皮肤潮红。出现这个问题,可用外搽法治疗。具体方法:取麦冬、忍冬藤、白茅根各10克,連翘3克,以上药物煮水后,取药液湿敷患处,1天3次,每次3分钟,湿敷后配合用无色凡士林唇膏涂上薄薄一层。若使用后未见好转,建议就诊。  (摘自《生命时报》)
期刊
房颤属于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有人将其形容为“温柔的杀手”,因为它的症状并不十分明显,却是中风的罪魁祸首,应当得到我们的高度重视。目前,临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和电复律治疗、手术治疗3种方式治疗房颤。其中,药物仍然是大多数房颤患者的最主要治疗手段,其目的包括预防血栓形成,控制心率,恢复窦性心律,以降低患者出现中风的风险。但很多患者对药物治疗不重视,或存在一些认知误区,结果将自己置身于险境,应该加以纠正。
期刊
香山和八大处,是北京西山上两个开放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山地公园。它们的前身,一个是清代的皇家园林——静宜园,一个是集聚了八处名刹和帝王行宫的小山,被兴建成公园以后,游客每日就从山脚的大门往山上爬,一处一处景点地逛,一直逛到山顶上。  香山的山顶叫鬼见愁,而八大处的山顶叫宝珠洞,由于是山顶,不通公路,几乎所有的游客都会在那里小坐片刻,然后转身下山,依然循着山路前往山脚下的大门回家。而我,却往往另辟蹊径
期刊
女性进入中老年后,大多气血亏虚,气虚则无力推动血液流动,导致血行不畅,容易长斑;血虚则不能充盈血脉,濡养头面,导致脸色暗哑无光、唇色发黑。气滞血淤体质的中年“斑点女”,不妨来碗滋润气色的养颜四物汤,有行气活血、祛淤养颜的功效。  具体为(2~3人量):当归、川芎、白芍、熟地、红花各5克,枸杞15克,元肉20克,新鲜猪排骨500克,姜片4片。將前五味药材洗净、浸泡15分钟后装入袋中;枸杞、元肉浸泡1
期刊
唐奶奶是个快人快语、脾气有些火爆的老太太,虽已有79岁高龄,但平时身子骨不错,最大乐趣就是和一帮老太太搓麻将,日子过得乐呵呵,唯一困扰她的就是睡眠问题。早些年会偶尔失眠,但这几年失眠成了常态,每天都要借助安眠药才能入睡。从上周开始,服药后也很难入睡,稍有点动静就醒了。几天下来,唐奶奶吃不消了,一天到晚没精打采、心烦意乱。家里人看到她的状态很担心,怕吃太多安眠药有副作用,于是带她到医院尝试中医调理。
期刊
“医生,我的药品放在后备箱里2个小时了还能用吗?”  “药师,我的药忘记放进冰箱储存了,还有效吗?”  “医生,我的药片表面变潮粘连了,是不是坏了呀?”  ……  我们总会时不时地接到类似的咨询电话。的确,药品储存得不恰当可能会导致疗效降低甚至增加不良反应,今天药师就来为大家讲解如何简单识别变质药品、合理储存药品以及如何处理过期药品。药品没过期也可能用不得  什么样的药品不能再继续使用了?首先我们
期刊
山楂,又名山里红、红果,为蔷薇科植物山楂的干燥成熟果实,其性温,味甘酸,具有消积化滞、散淤止痛之功效。山楂消食多炒用,降压多生用,活血化淤、止痢多炒炭用。此外,它还可用于治疗单纯性肥胖、血脂异常、冠心病、心律失常等。  山楂含有豐富的营养:每100克山楂中含钙85毫克,在水果中居第一位;含维生素C89毫克,仅次于红枣和猕猴桃,居第三位;还含有铁、磷、蛋白质和脂肪等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药理研究显示,
期刊
“果臝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蟏蛸在户。”  这是《诗经·豳风·东山》中的诗句,活灵活现地展示了周公3年东征后回到家乡目睹的情景:瓜蒌藤上结满了瓜,藤萝爬到屋檐下。潮湿的地面长着虱子,门框上结满了蜘蛛网。诗中的“果臝”就是瓜蒌,也称吊瓜。由此可见,在大约三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认识了瓜蒌。  瓜蒌是葫芦目葫芦科栝楼属植物。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瓜蒌有如下描述:“其根直下生,年久者长数尺,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