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目前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 MP)合并EB (Epstein-Barr)病毒感染在临床中非常普遍,其临床表现较单纯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部及肺外损伤重,免疫学发病机制在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 MPP)的发生、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旨在研究支原体肺炎、EB病毒感染、肺炎支原体合并EB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并进一步探讨支原体肺炎的免疫状态及支原体感染与EB病毒感染的相互关系,进而选择合理的肺炎支原体合并EB病毒感染的治疗方案。方法:随机选择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儿科病房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单纯EB病毒感染患儿37例,并随机选择同期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中单纯支原体感染患儿36例及肺炎支原体合并EB病毒感染患儿32例。对3组患儿血常规、肝功能、心肌酶谱、肺部影像学改变及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另随机选择21例支原体肺炎(单纯支原体感染)患儿,采用流式细胞学方法检测T细胞亚群CD4+、CD8+及CD4+/CD8+比值与健康儿童比较,并通过ELISA法检测以上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并与健康儿童比较。健康对照组为同期我院儿科门诊正常体检的儿童,近2个月内无感染性疾病史,无器质性疾病。所有儿童采血前均未使用干扰素、免疫球蛋白或输血等。结果:1.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儿科病房共收治支气管肺炎989例,符合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者265例,支原体发病率为26.79%。2.支原体肺炎及MP合并EB病毒感染患儿发病率均以学龄期偏高。3.MP合并EB病毒感染患儿ALT异常率、导致肺部大叶实变几率及尿常规异常率均高于单纯MP及单纯EB病毒感染患儿,混合感染后粒细胞减低比率偏高于单纯EB病毒感染患儿,而与单纯支原体感染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混合感染后CK-MB异常率偏高于单纯MP感染患儿。而与单纯EB病毒感染患儿比较并未显著升高。4.支原体肺炎患儿与健康对照组儿童比较CD4比例明显降低,CD8比例明显升高,CD4/CD8比值明显倒置,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5.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IL-6浓度较健康对照组儿童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肺炎支原体合并EB病毒感染患儿较单纯支原体或单纯EB病毒感染患儿肺部感染重,肺外并发症多。2.支原体肺炎患儿CD4、CD8比例倒置,提示存在细胞免疫紊乱。3.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IL-6偏高于健康儿童,支原体感染可通过诱导机体分泌IL-6而造成对组织的损伤,故IL-6的检测对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及对评估病情具有重要意义。4.肺炎支原体、EB病毒感染机体后对机体造成的损伤往往是由免疫反应导致的,因此抗支原体治疗及抗EB病毒治疗效果不佳时免疫调节治疗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