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系统收集并分析前人地质资料与成果的基础上,通过1:50000的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和1:10000的土壤测量工作,从水系沉积物和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入手,探讨了元素分布、分配特征,研究了元素的组合、单元素异常及综合异常分布特征,并结合地质背景进行了异常解释推断,对区域成矿潜力进行了预测。通过1:50000水系沉积物测量共圈定以Au为主的6处异常,其中Hs-乙-1、Hs-乙-2综合异常元素组合套合较好,异常浓度分带较明显,找矿潜力较大。通过1:10000土壤测量共圈定单元素异常194处,其中Au元素42处、Ag元素18处、Cr元素28处、Cu元素21处、Fe元素10处、Mn元素12处、Ni元素29处、Sb元素10处、Zn元素24处;元素组合异常50处,其中Au、Ag、Sb、Cu、Zn元素组12处,Cr、Ni元素组31处,Fe、Mn元素组7处;元素综合异常33处,其中乙类异常5处,丙类异常19处,丁类异常9处。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共圈定2个找矿靶区。通过1:50000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和1:10000土壤测量工作,本人认为该区主要成矿元素为Au、Cu、Ni、Fe,其中Au、Cu元素的分布在中酸性侵入岩中,与构造断裂有较大的关系,Ni、Fe元素主要要分布在拉果错蛇绿岩带中的超基性岩中,与构造有一定的关系。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成矿潜力,划分了成矿远景区,圈定了找矿靶区,为拉果错地区提供了比较丰富的地球化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