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 脓毒症休克患者免疫系统变化的临床回顾性分析目的:通过分析脓毒症休克患者免疫学相关的实验室检查数据,来探索脓毒症休克患者免疫系统变化的规律,以期为免疫调节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了243例脓毒症休克患者的相关资料。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史,脓毒症相关器官衰竭评分(Sepsis-related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 II)等。实验室检查资料包括诊断为脓毒症休克后5-7天内的血常规结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计数),感染相关生物标志物结果(C反应蛋白、铁蛋白和降钙素原水平),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IL]-1β、IL-2R、IL-6、IL-8、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清免疫球蛋白(Ig)水平(Ig A、Ig G和Ig M),血清补体蛋白水平(C3和C4),淋巴细胞亚群计数(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计数以及CD4+/CD8+T细胞比例)和淋巴细胞亚群功能(PMA/离子霉素刺激的干扰素[IFN]-γ阳性的CD4+T细胞、CD8+T细胞和NK细胞的百分比)。按照患者的预后情况将他们分为存活组(101例)和死亡组(142例)。招募15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并采集外周血样本,在临床试验室检测与上述脓毒症休克患者相同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并将这些指标在三组间进行比较。最后,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与患者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相比于健康对照组,脓毒症休克患者的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铁蛋白和降钙素原水平以及IL-1β、IL-2R、IL-6、IL-8、IL-10和TNF-α水平明显升高,而淋巴细胞计数,Ig M水平,C3和C4水平,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计数以及IFN-γ阳性的CD4+T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相比于存活患者,死亡患者中IL-6、IL-8和IL-10水平更高,而Ig M、C3和C4水平以及淋巴细胞、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和B细胞计数更低。低淋巴细胞计数,低Ig M水平,低C3水平以及低CD4+T细胞计数是与患者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结论:脓毒症休克患者的免疫功能发生了明显变化,炎症激发和免疫抑制同时存在,在进行免疫调节治疗时应该对这些变化加以考虑。第二部分 脓毒症休克患者免疫抑制期B细胞的变化目的:目前对脓毒性休克患者免疫抑制期B细胞状态的认识依然很少。本研究旨在探讨脓毒症休克患者免疫抑制期B细胞数目和功能的变化。方法:收集脓毒症休克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史信息,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 II),脓毒症相关器官衰竭评分(Sepsis-related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水平等资料。在医院临床实验室对81例脓毒症休克患者和13例健康对照的淋巴细胞和B细胞绝对计数以及64例脓毒症休克患者和10例健康对照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进行了检测。首次在脓毒症领域采用了一种全新的B细胞亚群分类方法,将外周血B细胞分为5个亚群。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3例脓毒症休克患者和10例健康对照B细胞亚群的百分率和绝对计数,以及20例脓毒症休克患者和5名健康对照B细胞亚群表面免疫球蛋白(Ig)M的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0例脓毒症休克患者和5例健康对照体外培养刺激后的B细胞产生Ig M、Ig G和Ig A的水平。根据60天预后,将脓毒症休克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并与健康志愿者组成的对照组进行三组间的比较。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评估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清Ig M水平与B细胞亚群数目之间的相关强度。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各项指标对60天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脓毒症休克死亡患者比存活患者年龄更大,APACHE II评分和7天内最大SOFA评分更高。脓毒症休克患者7天内淋巴细胞和B细胞计数较健康对照组明显下降,其中死亡患者7天内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存活患者,且第7天时的B细胞计数也明显低于存活患者。脓毒症休克患者B细胞亚群出现了重新分布和选择性耗竭,组织样记忆B细胞和激活记忆B细胞百分比的增加可能是由于未成熟/过渡B细胞、幼稚B细胞和静息记忆B细胞绝对数的减少所致。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清Ig M水平的下降不是B细胞表面免疫球蛋白类别转换的结果,而可能与静息记忆B细胞计数的减少有关。与存活患者相比,死亡患者B细胞亚群数目和功能的改变更为明显。此外,ROC曲线分析显示B细胞亚群数据对患者60天的死亡风险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结论:脓毒症休克患者免疫抑制阶段B细胞的数目和功能出现了明显异常,并且与预后密切相关。其中,B细胞亚群选择性耗竭的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第三部分脓毒症休克患者免疫抑制期B细胞亚选择性耗竭的机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脓毒症休克患者免疫抑制阶段B细胞各亚群选择性耗竭的机制。方法:收集脓毒症休克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史信息、脓毒症相关器官衰竭评分(Sepsis-related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 II)等资料。招募32名脓毒症休克患者设为脓毒症休克组,招募10名健康志愿者设为健康对照组。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脓毒症休克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外周血B细胞各亚群绝对计数,并在两组之间进行比较。同时,检测脓毒症休克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外周血B细胞各亚群细胞表面CD95的表达,B细胞各亚群细胞内Bcl-2、Cleaved Caspase-8、Cleaved Caspase-9、Caspase-3和Caspase-1的表达,并分别进行组内比较和组间比较。结果:脓毒症休克患者存在B细胞亚群的选择性耗竭,未成熟/过渡B细胞、幼稚B细胞、静息记忆B细胞和激活记忆B细胞计数较健康对照组明显下降,组织样记忆B细胞计数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组内比较时,无论是在健康对照组中还是在脓毒症休克组中,B细胞各亚群CD95、Bcl-2、Cleaved Caspase-8、Cleaved Caspase-9、Caspase-3和Caspase-1的表达水平并不一致。组间比较时,脓毒症休克组未成熟/过渡B细胞Bcl-2表达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更低,而Cleaved Caspase-9表达水平更高;未成熟/过渡B细胞、幼稚B细胞、静息记忆B细胞和激活记忆B细胞CD95表达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更高,且Cleaved Caspase-8表达水平在未成熟/过渡B细胞、静息记忆B细胞和激活记忆B细胞中较健康对照组更高;Caspase-3和Caspase-1的表达在未成熟/过渡B细胞、静息记忆B细胞和激活记忆B细胞中较健康对照组也更高。此外,脓毒症休克患者未成熟/过渡B细胞中Caspase-1的表达水平高于Caspase-3,而激活记忆B细胞中Caspase-3的表达水平高于Caspase-1。结论:无论是在健康志愿者还是在脓毒症休克患者中,B细胞各亚群本身对凋亡(内源性或外源性)和焦亡的敏感性存在差异。脓毒症休克患者未成熟/过渡B细胞的耗竭以焦亡为主并同时伴有内源性和外源性凋亡;激活记忆B细胞的耗竭以外源性凋亡为主并同时伴有焦亡;静息记忆B细胞的耗竭,外源性凋亡和焦亡发挥着相当的作用;幼稚B细胞的耗竭可能与凋亡和焦亡无关;组织样记忆B细胞虽然表达较高水平的Caspase-3和Caspase-1,但这可能与其群体特性有关,它们并未出现明显耗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