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皮渣白兰地酿造工艺的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f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以猕猴桃皮渣为原料,以传统发酵理论为基础,对猕猴桃皮渣白兰地酿造工艺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菌种的选择、皮渣酶解工艺以及对酿造过程中一些关键工艺参数的探究,以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寻找到一种更加适合猕猴桃皮渣的酿酒工艺,对进一步开发以及对其工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1、确定了猕猴桃皮渣白兰地原酒酿造所用的菌种。对EC1118. CLOS以及葡萄酵母白香郁AROMA WHITE这3株酿酒酵母的发酵性能进行比较研究,以筛选出适合猕猴桃皮渣白兰地原酒发酵的高质量酵母。通过对菌株的菌落特征、产气能力、起泡性、耐酒精能力、凝聚力和发酵性能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表明,酵母CLOS的综合性能最佳,具有应用于猕猴桃皮渣白兰地原酒发酵的潜能。2、确定了猕猴桃皮渣的酶解工艺。将猕猴桃皮渣和水按1:1的比例混合,作为试验原料,研究果胶酶与纤维素酶对皮渣出汁提高率的影响。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影响猕猴桃皮渣酶解出汁提高率的酶解温度、酶解pH值、加酶量、酶解时间这四个因素进行研究,然后通过响应面分析优化皮渣酶解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皮渣酶解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酶解温度49℃、pn值3.4、酶解时间3.3h、果胶酶用量0.26mg/g,在此条件下,皮渣的出汁提高率为(44.21±1.22)%。3、初步研究了猕猴桃皮渣白兰地的酿造工艺。选用最佳酶解工艺条件对原料进行酶解,接种酵母CLOS,根据相关文献并结合实验室实际条件酿造猕猴桃皮渣白兰地,通过二次蒸馏法得到酒精度为45v01%的原白兰地。4、检测了猕猴桃白兰成品包括甲醇含量在内的几个重要指标并对其进行了感官评价。得到原白兰地后,利用加入橡木片在50℃下保温2d的方法进行人工快速陈酿,快速陈酿两个月,对其成品品质进行分析。5、进行了猕猴桃皮渣白兰地陈酿前后的挥发性物质对比分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质联用技术(GC/MS)对本实验所酿造的猕猴桃皮渣白兰地陈酿前后的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并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在陈酿前后,共检测出58种挥发性物质,其中陈酿前56种,陈酿后37种,共有挥发性物质35种。
其他文献
丙烯酰胺(Acrylamide,AA)是热加工过程中生成的一种具有潜在致癌性的有毒化合物,前期研究表明在面团表面涂刷一层淀粉膜,能够降低焙烤所得面包中AA含量。本论文通过研究在面
番木瓜籽是番木瓜产业加工后的下脚料,国内外对其研究多集中在油脂及提取物功效范畴,对压榨油脂后的番木瓜籽粕研究报道甚少。本文以压榨油脂后的番木瓜籽粕为研究对象,利用
<正>目的观察舒洛地特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STZ(链脲佐霉素,60mg/kg)腹腔注射法构建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4组:DM组(糖尿病组)、S10组(舒
会议
本论文主要从两方面着手研究,其一是探究田间应用拮抗酵母菌防治草莓采后病害,以葡萄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季也蒙毕赤酵母(Pichia guilliermondii)为生防酵
【正】 孔老二和秦始皇在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过程中,起了完全不同的历史作用。孔老二顽固地站在奴隶主贵族阶级的立场上,为正在崩溃的旧制度扬幡招魂,妄图把历史的
淮北市地处华东地区腹地,苏、鲁、豫、皖四省之交,是淮海经济区腹心。近年来交通,经济,城市建设各方面发展迅速,淮北方言在随着经济发展而发展的同时,也保留着他原始的一面。本文对
本课题以山杏花为原料,对山杏花总黄酮的提取、分离纯化、活性测定、初步结构测定进行了研究。同时,利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了山杏花不同花期(花蕾期、盛开期和衰花期)的挥发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新课改下对高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高中物理教师不仅是要教导学生掌握物理知识,提高学生考试成绩,更应当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并在教学中注重开发学
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观念的转变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服装的要求,已不仅仅停留于漂亮的外观,而是更加注重舒适的感觉。着装在生理和精神上达到满足和舒适是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