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钢箱梁桥面GMA浇注式沥青砼施工技术与管理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钢材的产能过剩,国内一些大跨径钢桥正在建设和规划中。正交异性钢箱梁桥面板因其质量轻、预制、运输、架设方便,造价较低,性能比较好等优点,在大跨径桥梁中的应用越来越多,而正交异性钢箱梁桥面铺装问题是道路工程研究人员所面对的首要重大难题。钢桥面主要铺装结构形式有浇注式混凝土、ERS铺装、环氧混凝土铺装和改性沥青SMA四种。浇注式沥青混凝土孔隙率较低,具有密不透水的功能,可以很好地保护钢桥面板,在国内钢桥面铺装中发展迅速。但是,由于浇注式沥青混凝土在国内的应用起步较晚,大多是借鉴国外的经验,与我国的实际使用情况并不相符,所以,钢桥面铺装层过早地出现坑槽、网裂、推移、拥包等病害,严重影响了道路的使用功能。究其原因是没有形成一整套适用于我国钢桥面铺装使用环境的施工工艺及管理技术。港珠澳大桥钢桥面铺装规模大,达到50万m2,作为超级工程,标准高,要求严。综合比对了 GA与MA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钢桥面铺装工艺——GMA工艺。本文对GMA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与管理进行研究,分析了拌和工艺对GMA浇注式沥青混凝土性能及材料特性的影响,确定了 GMA浇注式沥青混凝土关键工艺参数;总结出GMA浇注式沥青混凝土施工工艺;开发出一整套GMA浇注式沥青混凝凝土的配套设备;并通过创新管理理念,提出“以效率管理为手段、以考核保人员、以源头加工保材料、以创新设备保工艺、以稳定工艺保质量”港珠澳大桥桥面铺装施工管理理念,通过在港珠澳大桥的顺利实施验证了其可行性。主要结论有:1.浇注式沥青黏度值随拌和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温度高时黏度值波动曲线较平缓,适合混凝土摊铺允许时间范围较大,反之,适合摊铺时间允许范围较小。2.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的老化性对叶片拌和的转速非常敏感,搅拌转速低老化越慢,搅拌速度高时老化迅速。施工中如果需要调整进度,则可以通过叶片转速来控制混合料的老化,达到混合料的大体一致性。3.搅拌时间是影响浇注式性能的又一重要因素。要提高高温性能,可以通过延长搅拌时间,但达到一定时间后,老化到达一定值,疲劳性能将显著降低。综合考虑搅拌时间对施工和易性、高温稳定性和冲击韧性的影响,建议搅拌时间控制在3h内。4.对浇注式混凝土而言,搅拌温度对其性能有较深的影响。与搅拌时间原理一致,主要影响混合料的老化性能,温度越高老化越迅速,虽然高温性能显著提高,但疲劳性能不足,故将搅拌温度控制在215℃~240℃,混凝土的高温稳定性能和低温疲劳性能将能够有效控制。5.提出超大规模钢桥面铺装施工工艺质量控制与管理理念——“以效率管理为手段、以考核保人员、以源头加工保材料、以创新设备保工艺、以稳定工艺保质量”。通过港珠澳大桥钢桥面铺装的顺利实施验证了该工艺及管理理念的可行性,并总结形成了适用于桥面铺装高精端集料生产工厂的标准化管理制度。
其他文献
AUC转化过程已在核燃料循环中被广泛采用。本文用非等温量热法研究了AUC在氢中的分解动力学。结果表明:在90%转化率范围内反应动力学服从Avrami-Erofeev方程,测得分解反应的表
<正>网传2016年春开园,票价在300-500元眼下,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有望于2016年春开园的消息遍布网络;再加上,11月12日,上海11号线迪士尼段进入调试演练的信息发布,上海迪士尼开
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机制是在《联合国宪章》第43条"特别协定"无法订立、第42条"空海陆军行动"没有武装力量支持的情况下,安理会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七章,将武力强制行动的执
<正> 1 综述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制的微型中子源反应堆的原型堆(简称原型微堆)于1984年3月9日首次达到临界,3月31日达到额定功率。迄今,原型微堆已安全运行8年多,为商用
目的探讨在钛表面制备羟磷灰石(HA)/壳聚糖(CS)-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缓释微球复合涂层及其对成骨细胞黏附与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物理-化学-生物改性联合方式制备HA/CS
编者按:$$ 近日,国务院发布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通知。在《纲要》中提到,将建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管理机制。
报纸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脂代谢紊乱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对 66例 2型糖尿病患者 (其中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者 45例 ,非冠心病者 2 1例 )进行全套血脂指标的测定并与对
随着社会发展,整个社会中的人口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城市布局也发生了改变,这对社会治理来说是个严峻的挑战。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础,也是国家治理
<正>改革与发展已成为中国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错综复杂的问题也接踵而来:我们未来壮大的优势和障碍在哪里?到底能否成功跨过中等收入陷阱并成为富有国家?本书选取了北京大学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数控技术得以快速发展。建构数控加工工艺标准化体系具有必要性,能够规范数控技术操作。文章主要论述了数控加工工艺标准过程与内容的设计,并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