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BRAFV600E基因突变是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最常见的分子遗传学改变。近年来,许多研究证实BRAFV600E基因突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存在很大相关性,其在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均较高,但临床还处于研发阶段。同时,研究证明分子标记物具有种族特异性。研究目的:研究新疆地区维吾尔族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BRAFV600E基因突变情况,探讨BRAFV600E基因突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恶性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研究方法:在2007年6月至2011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病变患者石蜡包埋组织标本共92例,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26例、乳头状癌癌旁正常组织2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2例、甲状腺腺瘤9例、桥本氏甲状腺炎7例、滤泡状癌5例、髓样癌4例和未分化癌3例。采用改良TES水浴脱蜡-试剂盒法提纯不同甲状腺石蜡包埋组织中DNA,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和直接测序法检测BRAFV600E基因突变情况。研究结果:在2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19例出现BRAFV600E突变,突变率为73.1%。在其他甲状腺良性及恶性病变中未检测到BRAFV600E突变。经典型乳头状癌BRAFV600E基因突变率与其他类型乳头状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RAFV600E基因突变与甲状腺被摸侵犯情况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患者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和肿瘤TNM分期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与BRAFV600E突变可能有着很重要的关系,BRAFV600E突变可以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预警或预测的特异性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