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和加入WTO后,伴随着世界经济贸易的全球化和一体化进程,我国国民经济得到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对外贸易额迅猛增长,更加带动了航运市场的空前繁荣。 宁波—舟山港岸线总长4000余公里,目前拥有生产性泊位591个、万吨级以上泊位53个,是长三角原油、矿石等大宗散货物资中转运输枢纽,国内两大战略石油储备基地所在地。在两港资源整合前,虾峙门口外航道一直是宁波港和舟山港共同的进港门户,该航道岛礁少、岸线直、宽度广,是大型船舶特别是油轮的进出捷径,但航道条件并不理想,仅能满足15万~20万吨级船舶乘潮通航,25万吨级以上大型船舶需减载候潮进港。宁波—舟山港挂牌后,航道扩容成必然之举。目前,中石化参股、总投资4.3亿元的虾峙门航道整治工程已启动,完工后能满足30万吨级船舶满载乘潮通过,大大提升通行能力与效率。“但是,着眼未来发展,虾峙门航道的通航压力将日益增大,开发第2条大型船舶进出港航道势在必行。 虽然虾峙门现有航道段能满足宁波与舟山两港2010年~2015年时所要求的船舶通过能力。但是,由于宁波、舟山港的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LNG和各种危险品专业码头在宁波、舟山港的码头比重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虾峙门航道的通航环境并不乐观。各种危险品船舶一般安排在白天进出港,因此随着港口发展,白天进出虾峙门航道的流量将很大,对船舶安全航行不利。也就是说虾峙门航道已经很难适应21世纪港口的发展,开辟另一深水航道已势在必行,在虾峙门的西南方向有一与其条件相仿的条帚门航道。本文将根据条帚门的自然条件和大型船舶操纵性能等条件,论证其开发利用的可行性。撰写本文的目的是为了有关部门引起足够的重视,针对宁波港发展规划,借助宁波-舟山一体化的合作,通过调研、评估、论证、尽快规划出行之有效的新航道开辟方案,以适应港口发展的要求,使宁波-舟山港健康稳定的发展,促进中国经济的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