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支撑作用

来源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toerris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农”问题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一直把如何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重点。在当代中国解决三农问题即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技。当今世界,科技是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科技创新能力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国家富强的标志。因此,发挥科技在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新时期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要思想,强调要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实践证明,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路径;加快城镇化进程,依靠工业、城市反哺农业、乡村,特别是要整合科技资源优势,运用科技的力量,发展现代化的农业,大幅度的增加农民收入,才能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路径。科技是统筹城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支撑。成都市以建设城乡一体化格局为核心,依靠科技创新,探索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模式,得到了中央和社会的肯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基于以上认识,论文主要分三个部分对科技支撑新农村建设进行了阐述:第一章,对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科技在农村发展中重要作用的认识进行了简要的归纳和总结。第二章,对科技在不同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支撑作用及其现状作了梳理和分析。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科技创新体系还不够完善,科技思想的宣传、科技创新资源的调动以及科技资源分配等仍然存在着问题。二是统筹城乡发展中科技应当面向农村,农村的发展需要科技。三是城乡二元结构制约着科技服务新农村,城乡之间存在的差距阻碍着农村的科技进步。第三章,以成都市的发展作为例证,对于科技在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支撑作用进行了分析。一是成都市重视用科技解决“三农”问题,有具体生动、鲜活的事例。二是成都市以科技为支撑,开展城乡一体化的崭新发展模式,扎实推进了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农村进程。三是成都市依靠科技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健全科技政策、改革科技体制,建立了较完善的保障机制。在本文最后,笔者对成都市依靠科技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做法进行了概括,以期为在新时期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上,抓住其特色和实质,使其值得全国借鉴和推广。
其他文献
合作学习是当前小学教学中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能够加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
针对空间句法实证研究中步行流量调研费时、费力的问题,对比北京方家胡同、虎坊桥和西二旗区域360个测点的实测数据和1 360条街景数据,探究网络开放数据中街景地图对实测步行
<正>近年来,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理论、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不断扩大,AI产品逐步成为人类智慧的"容器"。人工智能可以对人的意识、思维过程进行模拟,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城市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动力。保障耕地资源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实现区域粮食安全,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珠江三角洲地区耕地
随着科技的发展,煤矿开采运输的设备机械化越来越明显,推动了煤矿开采的现代化发展。在煤矿辅助运输中,单轨吊车是一种能够实现从采矿车场到达工作面运输连续不转载的运输工
光纤光栅传感器性能优良,适合土木工程应变的长期测量。对光纤光栅传感器用于土木工程监测的布设工艺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在江苏省邮政通信指挥中心工程成功地使用光纤光栅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政府顺应世界经济发展大趋势下作出的战略部署,是“十三五”时期的发展主线,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创新,更是为了在经济全球化竞争中提高综合国
以锂电池电化学-电路等效组合模型为基础,研究电池荷电状态(SOC)和健康状况(SOH)联合估计算法。电池组合模型包含电化学等效模型和电路等效模型两部分,两个RC并联电路分别表示电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正高速发展,已到了非常重要的转型时期。城市地域的扩充、城市人口的扩容以及农村土地的大量流失,导致我国的失地农民问题成为现阶段亟待且必须解决好的一大
针对学生学完路由与交换技术各个章节后,难以将各个知识点有机串联起来、真机设备上实验效果较差的问题,借助于Packet Tracer模拟软件,整合路由器、交换机、访问控制列表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