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丰B和沪旱2B的抗旱鉴定及其F3-4家系QTL的初步定位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Tiramisu_sm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干旱是限制水稻生产的最主要非生物胁迫因素之一,培育抗旱和高产的水稻品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水稻的抗旱性十分复杂,研究水稻的抗旱机制和发掘抗旱相关的基因(QTL)对于水稻的抗旱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沪旱2B是在优质粳稻保持系寒丰B的基础上,通过杂交与回交导入抗旱性后育成的新保持系,杂交组合沪旱2A/湘晴已通过上海市审定。本研究通过在水、旱条件下种植寒丰B和沪旱2B,在分蘖初期和成株期分别进行形态、生理生化和相关农艺性状的考察;对寒丰B和沪旱2B进行模拟干旱胁迫,分析了五个不
其他文献
随着水稻和玉米杂种优势的充分利用,为作物生产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在杂种优势利用较困难的大豆上,因其单产水平较低使其总体生产形势非常严峻,所以迫切需要实现大豆的高产育种;首要工作就是要发掘产量性状的优异基因。然而,只研究产量这一个性状往往不能解决根本性问题,这就需要考察与产量相关的多个性状,以准确分析影响产量的各种因素,以便为高产育种提供更准确的信息。栽培大豆是起源于我国的重要油料作物,有着丰富
玉米植株在长期进化、繁殖以及人工选择等因素的影响下,产生了极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株型影响着玉米植株许多方面的性状表现,尤其玉米产量。玉米株型相关性状的遗传机制对于玉米产量乃至玉米育种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本研究以课题组创制的RIL群体(80007×80044)为实验材料,构建遗传连锁图谱。RIL群体的241个株系及其亲本分别于2014年(E1)、2015年(E2)和2016年(E3)播种。统计群
本研究采用我国生产上已经大面积推广的水稻品种蜀恢527为轮回亲本,紫恢100、Bgg0-2、辐恢838着桂99为供体亲本,分别构建了有24、20、19和20个株系的BC2F4的高代回交导入系群体。使用SAS统计软件和单向方差分析软件分别对4个群体在高温胁迫和常温两种处理的抽穗期、株高、单株有效穗数、千粒重、单株产量、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等八个重要的农艺性状进行了表型分析,并对其中的六个性
株型是影响作物产量的重要农艺性状,包括株高、分蘖数、分蘖角度等。研究株型调控基因对株型育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生产实践意义。通过对小麦ERF转录因子家族基因TaAP2的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