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留守儿童作为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群体,一直是学术界热议的对象,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比非留守儿童表现出更为复杂多样的问题,也更容易出现行为问题。中学阶段的留守儿童正处于青春期,更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以及情感,对他们的发展状况给予重视。因此,本研究通过分析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亲子亲合与主观幸福感之间所起的作用,进一步探讨留守初中生亲子亲合与主观幸福感的内在联系。在研究中选用《亲子亲合量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以及《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对黑龙江省某地区321名留守初中生和216名非留守初中生进行调查,得出结果如下:(1)留守初中生父子亲合和母子亲合低于非留守初中生。留守初中生亲子亲合在性别、父母是否离异、与父母联系频率上存在差异。(2)留守初中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低于非留守初中生,非留守初中生调节生气/愤怒情绪效能感显著高于留守初中生。留守初中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学生是否为班级干部、父母是否离异、家庭经济状况上存在差异。(3)留守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低于非留守初中生,非留守初中生表现出更多的正性情感、更高的生活满意度,更少的负性情感。留守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在学生是否为班级干部、父母是否离异、家庭经济状况、与父母联系频率上存在差异。(4)留守初中生亲子亲合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中的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维度呈正相关,与负性情感维度呈负相关。亲子亲合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存在正性相关关系。(5)留守初中生亲子亲合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均能够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6)亲子亲合不仅可以直接对留守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产生作用,也可以借助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对留守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