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叙事学视角下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小说中的叙事策略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qbup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1888-1923)被认为是现代短篇小说发展过程中的一位核心人物。在精益求精的创作实践和独具特色的艺术灵感的熏陶下,她的作品被看做是加入了女性主义色彩的完美艺术结晶。本文旨在分析曼斯菲尔德艺作品的艺术特色,并试图揭示这些叙述策略在表现作品中女性主义思想的巧妙作用,即运用女性主义叙事学的相关理论分析曼斯菲尔德的作品。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论题进行探讨。首先,论文对曼斯菲尔德作品中的叙事声音进行了分析。叙述声音关注“谁说”这一问题。第一人称叙述的作品拥有一种天然的、使人更容易信以为真的特点。于是,第一人称女性旁观者或主人公叙述成了曼斯菲尔德早期作品中发出女性声音而采用的主要叙述声音;但明显的个人自传色彩表达的主观性又使她的作品艺术价值受到质疑。因此,在她的中后期作品中,客观全知的作者型叙述声音逐渐成为她作品中的常规叙述声音。然后,论文对曼斯菲尔德作品中的叙事聚焦进行了分析。与叙事声音关注“谁说”这一角度不同的是,叙事聚焦解决“谁看”的问题。曼斯菲尔德大胆运用女性聚焦者揭示了各种丑陋的男性形象,对“高尚男士”这一叙事常规进行了挑战和颠覆;通过对客观全知聚焦者和男性聚焦者的运用,探索了“房子里的天使”和“阁楼上的疯女人”的真实生活,揭示了处于各种阶层和年龄的女性在父权社会受到压制、被扭曲的悲剧命运的现实及原因;此外,聚焦转换是曼斯菲尔德作品最突出的特色,其产生的讽刺和悬念效果使作品在表现前两个主题的基础上更增添了作品的艺术色彩。另外,本文对曼斯菲尔德作品中的叙事介入进行了尽可能深入的探索。这里的叙述介入是指对曼斯菲尔德作品中的直接或间接体现叙事者思想的措辞表达。明显的叙事介入这种容易引起读者反感、破坏作品艺术独立性的传统的介入方式在曼斯菲尔德作品中不多见;而隐性介入,在追求叙事描述的客观性并追求虚构权威的女性作品中得到发扬光大。除了擅长营造诗意化的氛围引导读者对女性角色产生情感倾向,话语归属不明的“自由间接引语”是曼斯菲尔德进行叙事介入的主要手段。最后,在本文的结论部分,本文进一步概括总结了曼斯菲尔德作品中的叙事策略与性别政治之间体现与被体现的关系。得出曼斯菲尔德是一位应用精湛叙事策略表达其性别政治理想的优秀作家。
其他文献
介绍了玻璃窑炉鼓泡技术的发展、原理、作用、分类、系统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目的为了改善癌症患者化疗期间生活质量。方法1991年12月至1994年12月期间,对30例癌症患者进行了甲孕酮(MPA)治疗的临床观察,设对照组30例。结果口服MPA的癌症患者普遍反映精神、
目的观察中药祛湿霜辅助治疗儿童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64例慢性湿疹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氢化可的松乳膏外
现场总线技术是当前自动控制技术发展的热点领域之一,而CAN总线作为公认的最有前途的其中的一种现场总线,是一种全数字、多主机的异步串行通信网络,在可靠性、实时性、灵活性
小说的“文革”书写或者“文革”叙事,是指“文革”结束后文学对这段历史的各种叙述,而非“文革时期的小说”或者“文革”中的文学叙事。“文革”叙事文学是“文革”结束后诞生
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通过二十多年的不断改革和完善,已基本建立了与当前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但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经济发展到较高
<正>文章内容:美国人工智能先驱、未来学家雷蒙德·科兹威尔曾在其2005年著作《奇点迫近:当人类超越生物学限度》中预测称,未来有一天,计算机的智能将取代人脑,永久改变人类
会议
语言性别歧视研究作为语言性别差异现象研究的一部分一直为社会语言学家们所关注。本文通过对比20世纪60年代与90年代以后出版的美国《读者文摘》各300篇文章的内容及语言,来
知识型任务所固有的时间约束条件的模糊性和变动性要求其超越知识协调,运用时间协调机制消除时间冲突,保证团队以整体的状态运行。针对现有团队时间协调机制的研究往往只侧重
农村土地政策调整得好,农民生产积极性就高,就能够极大地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反之,就会影响农民的积极性,阻碍农村生产力发展,甚至引发一系列社会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