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皮肤具有特殊的屏障作用,可抵御外界化学和物理因素的刺激,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还具有保湿作用,防止过多水分的流失,保持角质层的含水量,调节肌肤的水分含量。通过定量测量面颈部皮肤生理特性和成像特征,分析相关参数及其关系,能够客观地评估皮肤年轻化、衰老速度及敏感程度。研究目的通过无创性功效学评价技术量化检测中国正常人群面颈部皮肤生理学特性和成像特征,分析其与性别、年龄的关系。研究方法将500名健康志愿者分为6个不同年龄组,利用无创性皮肤生理检测仪对其面颈部(前额、面颊、鼻尖及颈部)进行SC含水量、皮脂含量、TEWL、皮肤色素含量的测量,并采用VISIA面部成像系统对其中450名健康人面部皮肤的毛孔、紫质、皱纹、纹理、紫外线色斑等进行测量。研究结果不同年龄组间的TEWL值具有差异性(p<0.05),鼻尖部高于前额部和面颊部,颈部TEWL值最低。女性的TEWL值低于男性(p<0.05)。各年龄层SC含水量有差异性(p<0.05),随年龄增加呈有统计学意义的下降(p<0.05)。男性SC含水量低于女性,SC含水量也具有部位差异性,由高到低依次为颈部、前额、鼻尖、面颊部。皮脂含量受年龄和性别的影响,不同年龄组之间具有差异性(p<0.05),16~25岁和26~35岁年龄组油脂含量最高。男性皮脂含量较同年龄组女性的高(p<0.05)。鼻尖部和前额部油脂含量较高,其次为面颊、颈部。男性皮肤黑色素含量高于女性(p<0.05),不同年龄组无组间差异性;女性黑色素含量随年龄增大而增多。面颈部血色素含量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男性血色素含量较女性高(p<0.05)。皮肤表面pH值在面颊部最高,其次为前额、鼻尖、颈部。男性皮肤表面pH值较女性高;不同年龄组中,55~70岁年龄组皮肤表面pH值最高。面部紫外线色斑、皱纹以及纹理与年龄呈正性相关(p<0.05),在相同年龄组中,男性高于女性。面部紫质分值与毛孔大小呈正相关。不同参数之间存在相关性,pH值与TEWL值在前额、面颊和颈部呈正相关。TEWL值与SC含水量在面颊、颈部及前额部呈正性相关。女性前额部皱纹分值与TEWL值呈正相关,紫外线色斑分值与SC含水量呈负相关。研究结论健康人群面颈部皮肤生理学及成像参数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并证实了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另外,本研究首次结合VISIA面部成像特征,不仅能够更准确地指导护肤,而且也能更充分地评估皮肤年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