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既往研究已表明:慢性炎症的持续存在在启动、维持和促进肿瘤生长中发挥重要作用,人体大多数肿瘤可以从免疫细胞获益并依赖免疫细胞,因此调整处于耐受或缺陷状态,肿瘤必需在逃逸机体的免疫监控之后才得以发展。慢性肝炎和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简称肝癌)的发生发展更是如此。调节性T细胞(Treg)是一类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T淋巴细胞亚群,这类细胞具有很强的免疫抑制功能,从而在肿瘤免疫逃逸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大多数研究表明肝癌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水平可以提示预后,可以使得乙肝病毒感染慢性化。然而所有研究皆将慢乙肝和肝癌各自独立,关于Treg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慢乙肝)发展为肝癌过程中的作用如何尚缺乏证据。目的1.明确慢乙肝进展为肝癌的队列中肝脏组织以及同期外周血Treg的分布,探讨Treg与肝癌的背景慢乙肝自然史的内在关系。2.体外模拟肝癌微环境探究Treg抑制肝癌特异的细胞毒T细胞(CTL)的功能,以揭示Treg细胞在慢乙肝发展为肝癌免疫逃逸中的作用。3.探讨水飞蓟宾调控免疫抑制肝癌的机理,为临床提供肝癌防治的理论基础。方法1.以慢性肝炎进展为肝癌为研究模型,通过流式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慢乙肝47例、肝癌前病变异型增生结节16例以及肝癌早期88例,进展期49例患者肝脏局部和同期外周血Treg的数量、分布。2.免疫组化连续切片检测上述队列中肝组织的Treg、CD34及乙肝病毒核心抗原,通过患者病理以及血清生化分析判断免疫分期。3.磁珠分选Treg及CD8+T细胞,体外模拟感染乙肝病毒肝癌微环境,免疫细胞与HepG2及HepG2.2.1.5共培养,通过MTT、 ELISpot以及化学发光法检测Treg对CTL杀伤作用的抑制。4.采用Hoechst33342/PI双荧光染色以及Annexin V-FITC试剂盒定性定量检测水飞蓟宾诱导肝癌细胞的凋亡情况,以MTT、ELISpot以及化学发光法检测上述细胞系被抑制率、分泌IFN-Y的CTL频率、表面抗原、e抗原定量。结果1.肝癌患者外周血中的Treg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健康人、慢乙肝以及癌前病变高级别异型增生患者,且随着肝癌进展逐渐升高,即进展期高于早期;且外周血Treg高者生存期缩短,复发率升高。然而不同于以往所有研究的是肝癌患者癌组织中早期浸润的Treg高于进展期,但同一患者癌组织中的Treg密度高于癌旁组织。2.肝癌患者早期癌组织中浸润的Treg与血管内皮标志物CD34以及乙肝核心抗原相关,更重要的是肿瘤浸润的Treg与患者自身的慢乙肝自然史分期密切相关。3.肝癌患者外周血分选培养的Treg能降低肝癌特异的细胞毒T细胞分泌的IFN-γ的水平。4.水飞蓟宾可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且促进细胞毒T细胞分泌IFN-γ。结论1.肝癌患者外周血Treg指示患者预后,Treg频数越高预后越差。2.在肝癌发生的早期Treg即介导免疫逃逸;且感染乙肝病毒的自然史影响肝癌组织的Treg密度。3.Treg通过明显抑制肝癌特异的CD8+CTL的杀伤能力表现出免疫抑制作用。4.水飞蓟宾调控肝癌免疫通过促进CD8+CTL分泌IFN-γ而实现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且诱导肝癌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