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源性抗氧化成分对热加工茶油中氯丙醇酯形成的影响及机理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kiss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油在高温精炼的过程中易形成较高含量的潜在危害物氯丙醇酯,其在胃肠道消化的过程中会转化为游离态的氯丙醇,而氯丙醇具有一般毒性、生殖毒性、致癌性和遗传毒性。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致力于减缓植物油或者其他食物中氯丙醇酯的量,其中,一些研究通过添加抗氧化剂的方法来减缓氯丙醇酯的生成。然而,据我们所知,植物油中本身含有大量的抗氧化成分,比如生育酚,植物甾醇和角鲨烯等。因此,本文通过添加这些内源性的抗氧化成分来探究它们对热加工茶油中3-氯-1,2-丙二醇(3-MCPD)酯和2-氯-1,3-丙二醇(2-MCPD)酯形成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本文首先建立了一种分析植物油中微量抗氧化成分(α-,β-,γ-和δ-生育酚,菜油甾醇,菜籽甾醇,豆甾醇,β-谷甾醇和角鲨烯)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法,并对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精密度,峰面积的RSD值的范围分别为1.7-5.7%和0.66-3.66%;不同浓度的加标回收率在71.29%到114.36%之间,相应的RSD范围处于0.88%至11.9%之间;9种目标物的检测限和定量限的范围分别为0.0025-0.05mg/mL和0.01-0.2mg/mL。该方法实现的突破在于同步测定这些物质的同时使互为同分异构体的β-生育酚和γ-生育酚基本分离,实现二者的准确定量。用该方法对9类植物油(共计40种)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除山茶油之外,其余8类植物油均是β-谷甾醇(286.8-1131.7μg/g)的丰富来源;除此之外,橄榄油中含有非常丰富的角鲨烯(785.2-1491.3μg/g),γ-生育酚在芝麻油(184.2-237.0μg/g)和亚麻籽油(117.3-197.5μg/g)中含量比较丰富,亚麻籽油还是菜油甾醇(149.2-208.4μg/g)的良好来源,葵花籽油中富含α-生育酚(202.9-303.8μg/g),菜籽油中含有丰富的菜籽甾醇(124.8-180.3μg/g)和菜油甾醇(258.2-338.3μg/g),玉米油中富含γ-生育酚(186.4-310.0μg/g)。(2)本文对比了FeCl3和NaCl体系下茶油中3-MCPD酯和2-MCPD酯的形成情况,结果表明:FeCl3体系中形成的3-MCPD酯和2-MCPD含量更高更稳定,说明Fe3+对3-MCPD酯和2-MCPD酯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因此,本文选用了茶油和FeCl3建立热加工模拟体系,于体系中添加不同量的α-生育酚,豆甾醇和角鲨烯来探究3-MCPD酯和2-MCPD酯的生成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添加量的α-生育酚对3-MCPD酯和2-MCPD酯的形成既有抑制作用又有促进作用,在添加量为5μg/g时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豆甾醇对3-MCPD酯和2-MCPD酯的形成的影响结果显示,低浓度时表现为抑制作用,高浓度时则会促进3-MCPD酯和2-MCPD酯的形成。不同添加量的角鲨烯对3-MCPD酯和2-MCPD酯的形成均表现为促进作用,且随着角鲨烯添加量的增大,促进效果增强。(3)将1-棕榈酸甘油一酯和1,2-棕榈酸甘油二酯与FeCl3分别建立热加工模拟体系,然后用红外光谱进行扫描。根据结果可以推测:1-棕榈酸甘油一酯形成氯丙醇酯的可能机制是先形成环氧鎓离子中间体,然后再被氯离子亲核取代而形成氯丙醇酯;而1,2-棕榈酸甘油二酯形成氯丙醇酯的机制可能是被氯离子直接亲核取代或者是先形成了缩水甘油酯中间体,再被氯离子亲核取代。(4)向茶油中添加α-生育酚,豆甾醇和角鲨烯,加热之后采用电子顺磁共振(EPR)对产生的自由基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茶油在加热过程中形成了脂质烷氧基、CCl3·、N3·和SO3·自由基,这些自由基可能进一步介导形成了氯丙醇酯;添加抗氧化剂之后影响了茶油中自由基形成的量,形成的自由基的种类并未发生变化,添加α-生育酚对茶油中自由基的量的影响表现为低浓度抑制,高浓度促进,添加豆甾醇之后均表现为促进,但促进效果不明显,而角鲨烯对自由基形成的量均表现为抑制,添加量越大,抑制效果越明显。
其他文献
随着汽车轻量化的发展,汽车制造业对钢材的要求日渐提高。第三代先进高强钢QP980兼具高强度、高塑韧性以及良好的经济效益等优点,能够满足汽车构件的用钢需求。目前,冷金属过渡焊(CMT)以其优异的焊接特点(热输入小、无飞溅)早已经普及运用于车身制造中,然而国内外对QP980的CMT焊接工艺和数值模拟的研究信息较为匮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钢材在汽车车身制造的推广和运用。因此,本文以GHS-90高强钢焊丝
作为多年生常绿乔木,苦槠每年的产籽量很高,苦槠籽可作为一种高产的野生淀粉新资源。目前苦槠籽的挥发性物质组成还未见报道,市场上的苦槠产品主要是苦槠淀粉经糊化凝胶后制成的产品,产品模式单一,附加值不高,尚未见到其他类型的苦槠产品,如即冲苦槠淀粉,苦槠资源未能被充分利用。水热处理是绿色环保的淀粉物理改性手段,因其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等特点,适合在苦槠产区的推广。本课题的采用不同的水热处理方法(韧化和湿
随着可生物降解金属材料的发展,镁基合金和铁基合金均因为降解速率及降解时的并发症等问题陷入技术瓶颈。Zn基合金则是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开发出的新型可生物降解材料。它具有更优异的降解性能和生物相容性,但纯Zn的力学性能较差。因此,本文通过添加不同含量Zr、Ag以及对各成分铸态合金进行轧制,研究合金元素Zr、Ag和热轧对Zn-1.5Cu-yAg-xZr合金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降解性能的影响。其结果如下:合金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体力劳动的日益减少,全球范围内肥胖患者越来越多。肥胖已被WHO列为与艾滋病、吸烟齐名的三大人体健康杀手。胰脂肪酶是胰腺合成和分泌的主要脂解酶,在甘油三酯的高效消化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胰脂肪酶负责膳食脂肪总量50–70%的水解,将饮食中的脂肪分解成甘油单酯和脂肪酸后,被人体重新吸收合成自身所需脂肪。过多的脂肪堆积容易造成肥胖并引起冠心病、高血糖、心脏病、
流变铸造因其流程短、近终成形和成本低等优点,在轻量化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半固态浆料制备是流变铸造的核心,一直为研究热点和前沿。本文旨在自主开发倾转-振动法,以A356铝合金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与AnyCasting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重点研究倾转-振动条件下流场与温度场的变化,工艺参数和晶粒细化剂对半固态浆料微观组织的影响,结合三维重构探讨了半固态浆料微观组织形成机理,主要结论如下:(1)An
全世界约有1%左右的人口对麸质过敏,目前对乳糜泻患者唯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终身严格遵守无麸质饮食,以促进小肠黏膜及时恢复。面包是人们的主食之一,糙米营养丰富有望弥补无麸质面包营养不均衡的缺陷。但是糙米制品由于其高含量的膳食纤维,通常口感粗糙,适口性差。粉碎是提高糙米适口性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本文研究了低温冲击磨(Low temperature impact mill,LTIM)粉碎对糙米粉营养成
藏红花素(Crocin,Cro)是由藏红花酸和龙胆二糖或葡萄糖形成的一系列酯类化合物,主要分布于栀子和藏红花中,是自然界中为数不多的水溶性类胡萝卜素。研究表明,藏红花素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功能,如抗炎症,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糖尿病等。然而在食品加工和储存过程中藏红花素的生物活性极易受到环境条件(如:光、热、氧、p H值)和食品添加剂的影响,导致稳定性偏低。酪蛋白(Casein,CN)作为一种天然的营养蛋
超细/纳米晶WC-Co硬质合金具有“双高”性能(高硬度和高强度),被广泛用作于集成电路板、精密模具等领域的切削加工材料,是硬质合金领域重要的研究分支。而纳米粉末的制备、晶粒长大抑制剂和烧结技术是超细/纳米晶硬质合金主要研究方向。本论文采用实验室自制的超细/纳米WC粉和市售Co粉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的VC和Cr3C2作为晶粒长大抑制剂,利用真空烧结及热压烧结技术来制备超细/纳米晶WC-9.5Co硬质
提升镁合金的强度和室温下的韧性是拓宽镁合金应用的关键。根据Hall-petch公式,镁合金的晶粒尺寸对镁合金的室温性能有着很大的影响,通过减小镁合金的晶粒尺寸来提高其力学性能是研究的热点。超声振动通过独有的空化及声流效应对于细化镁合金的晶粒尺寸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利用直接超声振动来制备AZ91D镁合金半固态浆料,系统的研究了超声振动制备浆料工艺,并通过三维重构分析了超声振动对浆料微观组织影响机理。获
随着全球污染和石油资源逐渐匮乏等问题日益严峻,对车身“轻量化”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轻质高强钢诸如双相钢(DP)、相变诱发塑性钢(TRIP)、无间隙原子钢(IF)和奥氏体钢等,因生产成本、冶金和加工性能等问题限制了其应用。中锰TRIP钢(Mn含量4~12%)基体组织由奥氏体和铁素体构成,兼具优异的强度和塑性,已报到的研究表明其强塑积(抗拉强度和断后延伸率的乘积)可达30~60GPa%,具有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