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维度特征关系和特征位置对类别学习的影响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Okira_lacus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类别研究一直是认知心理学最为关注、投入精力最多的重大课题之一。尤其在当前,类别研究领域越来越成为国际心理学研究的热点。类别学习是获得类别表征的途径。类别学习的过程机制是模式形成的过程机制,类别学习的结果是类别表征的形式。类别学习获得的结果可以应用到人类认知的各个方面,是诸如注意、记忆、分类、决策、问题解决和推理等这些基本认知能力的基础。家族相似性类别是类别学习中常用的形式。类别学习方式和类别维度的变化影响类别学习。本研究使用了类别学习中的分类和推理两种任务。类别的分类任务和推理任务有相似的学习形式,但学习的信息处理过程和学习的结果不同。分类学习关注类别间的区分性信息,更可能是样例学习的结果;推理学习更为关注单个类别内部的共同性信息,更可能是原型学习的结果。本研究探讨类别成员在双维度条件下特征关系和特征位置对人们类别学习的影响。被试为天津师范大学112名二年级本科生,要求他们学习不同特征结构的类别材料,然后进行测试,以学习阶段的单元数与错误率、测试阶段的反应时与错误率为指标。本研究探讨了类别成员在两种学习任务下双维度相同特征关系和双维度匹配特征关系的差异;探讨了类别成员在两种学习任务下双维度相邻特征位置和双维度分离特征位置的差异;探讨了类别成员在双维度特征关系和特征位置条件下,分类学习与推理学习的差异;结合相关认知过程探讨双维度特征关系和特征位置对分类学习和推理学习影响的心理机制。本研究的结果表明:(1)类别内的成员具有相邻双维度相同特征时,会促进分类学习和推理学习。(2)类别内的成员具有双维度匹配特征,或者在双维度分离特征位置上具有双维度相同特征关系时,对于分类学习和推理学习不能起到这种特定的促进作用。(3)在双维度特征关系和特征位置条件下,分类学习比推理学习更容易掌握类别间的双维度特征规则。
其他文献
根据党的十八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战略,国务院颁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了我国走以“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等五大核
近年来,有关心理距离与道德判断的关系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目前国内外的该类研究主要从建构水平理论视角考察了道德判断的心理距离(时间距离)效应。然而,根据道德判
黎照寰是交通大学历史上的第25位校长,为当时铁道事业人才的培养、为国家经济建设人才的培养、为推动交通大学成为东方MIT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迄今为止,我们对他的思想
协同学习是在综合了诸多教育理论、学习科学和心理理论(如全人教育,建构主义,联通主义,等)的基础上和在教育信息化(ICT)背景下出现的新颖学习范式,对学习技术系统的构建提出
新课程改革开展要求提高教师素质,在此背景下,“同课异构”教学活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同课异构”活动中,教学评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推动地理新课程改革、促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