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TE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四门学科首字母的简称,是一种跨学科的学习方式。STEM教育(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Mathematics Education)意指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四门学科的教育,强调打破学科壁垒,将原本分散的四门学科内容相整合形成整体。美国、德国、英国、芬兰、日本等发达国家对STEM均有研究,其中又以美国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相对成熟。在美国,STEM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运动,已然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而在我国,STEM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运动,缺乏顶层设计,这也是我们国家STEM发展缓慢最关键的影响因素。STEM课程整合的方式有很多,现阶段美国小学阶段STEM课程的整合以科学课为主阵地,以工程为桥梁,连接科学、数学、工程、技术这四门学科。在我国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也已经将工程与技术纳入了科学范畴,这意味着科学与工程的整合是目前来说比较适合我国STEM发展的一种课程整合方式。课程是STEM教育发展的关键,在课程的建设中,又以课程设计为体现一切课程思想的焦点,STEM课程的设计需要通过课程案例来体现,所以研究科学与工程整合的STEM课程案例的真实面貌,为我国小学教师设计科学与工程整合的STEM课程提供蓝本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采用了文献法和案例分析法,对美国小学阶段的STEM课程现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以科学与工程的整合为主线,对应学年阶段选取了美国小学阶段的六大课程案例,从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这几个维度对课程案例进行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其课程设计中的一些共同点,并以此为基础对我国小学阶段STEM课程提出了若干有意义的启示。通过对课程案例的分析,本文得出了美国科学与工程整合的STEM课程设计共同点为:课程目标的制定依据《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课程内容的选择基于最真实的情境、采用科学探究与工程设计相结合的组织形式、注重形成性和总结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根据对课程案例的分析及结果,结合对文献资料的梳理,本文最终从目标的制定、内容的选择、实施过程、评价这几个方面为我国小学阶段的STEM课程寻得了一些启示:制定STEM课程三维目标,包括注重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重视学段目标之间的衔接、侧重对STEM素养的培养;选取合适的课程内容,包括课程内容的选择需要联系生活实际、课程内容的主题可依据现有课标、建立STEM课程资源网站共享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中的关键因素,包括重视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主导作用、重视学生的参与度与合作能力、课程教学需要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和环境;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评价,包括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与评价方式的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