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斑突脐孢菌(Exserohilum turcicum)引起的玉米大斑病是世界性流行病害,目前该菌已成为影响我国玉米生产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大斑病最为经济、有效的措施。玉米与玉米大斑病菌间的互作符合Flor的“基因对基因”假说,因此可以利用基因推导方法对玉米资源进行抗大斑病基因鉴定。随着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包括玉米大斑病抗性基因在内的许多植物抗病基因被分子定位和作图。利用与抗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对抗病资源进行检测是鉴定抗病基因快速而有效的方法。本研究对100份抗大斑病玉米资源进行了抗性基因推导,分析了部分已发表的抗大斑病基因连锁标记的实用性,利用SSR和RAPD分析技术构建了抗大斑病基因的新的连锁标记,并利用有效的标记检测了抗性种质中可能携带的抗性基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用喷雾接种法鉴定了100份抗大斑病玉米资源,通过分析寄主与病菌小种的互作模式,确认49份玉米资源携带Ht1基因,占供试资源的49%;24份携带Ht2基因,占供试资源的24%;29份携带Ht3基因,占供试资源的29%;13份携带HtN基因,占供试资源的13%。2.利用含不同抗大斑病基因背景的黄早四近等基因系对已报道的与抗性基因Ht2连锁的引物umc1202、bnlg1152、umc1149和SD-06633,与抗性基因Ht3连锁的引物bnlg1666进行了扩增检测。结果发现这5对引物在近等基因系内均有有效扩增,且片段大小基本一致,并未产生多态性扩增或与相关抗性基因背景一致的特异性的扩增。3.利用4个成对近等基因系对29对SSR引物分别进行检测,发现只有位于染色体7.04区域的引物umc1684在黄早四Ht3和黄早四这对近等基因系内的扩增具有多态性,初步推测umc1684与Ht3连锁。4.利用30条RAPD引物对黄早四近等基因系进行了扩增,发现引物S1004、S1008、S1009、S1012、S1013的扩增产生特异性条带。对这些特异条带进行同收、测序、引物设计、扩增检测,获得与Ht3抗性基因连锁的SCAR引物对5C-509656和与HtN抗性基因连锁的SCAR引物对SC-S13314。利用这两对引物对100份抗性资源进行鉴定,检测出20份材料中携带Ht3基因,10份材料中携带HtN基因,结果与基因推导方法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