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抗大斑病种质的抗性基因分析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fengrg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斑突脐孢菌(Exserohilum turcicum)引起的玉米大斑病是世界性流行病害,目前该菌已成为影响我国玉米生产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大斑病最为经济、有效的措施。玉米与玉米大斑病菌间的互作符合Flor的“基因对基因”假说,因此可以利用基因推导方法对玉米资源进行抗大斑病基因鉴定。随着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包括玉米大斑病抗性基因在内的许多植物抗病基因被分子定位和作图。利用与抗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对抗病资源进行检测是鉴定抗病基因快速而有效的方法。本研究对100份抗大斑病玉米资源进行了抗性基因推导,分析了部分已发表的抗大斑病基因连锁标记的实用性,利用SSR和RAPD分析技术构建了抗大斑病基因的新的连锁标记,并利用有效的标记检测了抗性种质中可能携带的抗性基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用喷雾接种法鉴定了100份抗大斑病玉米资源,通过分析寄主与病菌小种的互作模式,确认49份玉米资源携带Ht1基因,占供试资源的49%;24份携带Ht2基因,占供试资源的24%;29份携带Ht3基因,占供试资源的29%;13份携带HtN基因,占供试资源的13%。2.利用含不同抗大斑病基因背景的黄早四近等基因系对已报道的与抗性基因Ht2连锁的引物umc1202、bnlg1152、umc1149和SD-06633,与抗性基因Ht3连锁的引物bnlg1666进行了扩增检测。结果发现这5对引物在近等基因系内均有有效扩增,且片段大小基本一致,并未产生多态性扩增或与相关抗性基因背景一致的特异性的扩增。3.利用4个成对近等基因系对29对SSR引物分别进行检测,发现只有位于染色体7.04区域的引物umc1684在黄早四Ht3和黄早四这对近等基因系内的扩增具有多态性,初步推测umc1684与Ht3连锁。4.利用30条RAPD引物对黄早四近等基因系进行了扩增,发现引物S1004、S1008、S1009、S1012、S1013的扩增产生特异性条带。对这些特异条带进行同收、测序、引物设计、扩增检测,获得与Ht3抗性基因连锁的SCAR引物对5C-509656和与HtN抗性基因连锁的SCAR引物对SC-S13314。利用这两对引物对100份抗性资源进行鉴定,检测出20份材料中携带Ht3基因,10份材料中携带HtN基因,结果与基因推导方法一致。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分析的历史哲学之后,海登·怀特综合了二十世纪以来西方科学、语言学、艺术和哲学上取得的优秀成果;采用比喻学的手法在他的叙事性写作中,在他的《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
为研究液压支架掩护梁受到冲击载荷之后对支架运动趋势、受力状态以及掩护梁结构的影响,利用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建立支架的数值仿真模型。模型中掩护梁通过Hypermesh前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目前各医院内多采用紫外线消毒法进行空气消毒 ,由于紫外线对人体的皮肤及角膜有一定的损害 ,加之臭氧气味难闻 ,因此消毒时需人们回避。但是做为医院病室 ,病人需要卧床休息
杨翼骧是中国史学史研究专家,学术成就卓著,与白寿彝、吴泽、尹达共同成为现代中国史学史研究的探索者、建设者和推动者。杨翼骧在中国古代史、史学史上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目的:优选樟帮酒润麸炒柴胡的炮制工艺,为这一地方特色炮制品的规范化生产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柴胡皂苷a,d质量分数及血清胃泌素质量浓度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通过正交
适应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发展趋势,服务外包快速兴起,成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新路径,受到高度重视。经过“黄金十年”的跨越式发展,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由小变大,在稳增长、促就
两晋南北朝时期 ,“以悲为美”时代审美情趣和现实际遇 ,为特定文学主题的繁盛注入了生机。自悼与文人感悼英雄志士失意结合 ,成为后世持久绵延的文化心理定势。临终诗则带有
游戏是儿童自主自由的活动,它依托环境材料,随儿童的意愿发展。儿童"玩什么"和"怎么玩"具有不确定性,儿童在游戏中重过程和结果。对于幼儿来说,参与材料的制作和投放是有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