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障学生由于先天生理缺陷,语言能力严重不足,直接导致了其阅读能力的低下,也制约了个人的发展,这已经成为摆在特殊教育工作者面前一个现实而又严峻的问题。在特殊教育学校中,听障学生在课堂上不能有效的整合资源,对阅读本文无法充分理解吸收,在课外阅读中偏向于简单而无营养的阅读材料,对于不理解词语跳过,也不会做深入探讨,因此,学生的阅读能力始终无法得到有效提升。特别是处于初中阶段的听障学生,这是其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是小学到高中语文学习的衔接阶段,随着年级的提高,阅读材料的数量和难度会相应加大,听障学生的语文阅读也会变得越来越困难。基于此,本文以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为研究基地,选取其初中部部分教师和学生,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形式围绕初中听障学生阅读能力现状展开情况调查。全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论文选题的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并简要介绍了课题的研究思路、创新点,研究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第二部分是对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初中部学生阅读能力的现状调查,采取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初中听障学生中进行随机抽样的调查方式,通过对调查数据的收集、整理、统计和分析发现,影响听障初中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因素有阅读策略、心理因素、教育因素,情感因素等方面。第三部分,针对初中听障学生阅读能力影响因素,提出培养初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与策略,主要包括选择合适的阅读策略、采取有效的沟通手段、重视理解能力培养、强化情感体验、改善原生家庭环境、适度鼓励和关爱等。第四部分是干预案例研究。通过针对情感体验训练和阅读策略选择的干预案例,验证本文关于提高初中听障学生阅读能力建议的有效性,进一步检验课题研究实用性。初中听障学生阅读干预案例研究——实践检验。本文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干预案例研究等方式,揭示了初中听障学生阅读能力现状,重点研究了影响初中听障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因素,针对这些影响因素,从而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以求突破初中听障学生的阅读瓶颈,切实有效的提高初中听障学生的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