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下蜀城市森林冠层水文特征及数据管理系统研究

来源 :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liqiang9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江苏下蜀城市森林生态定位研究站的次生栎林(Quercus variabilis BI.)与毛竹林(Phyllostachys edulis(Carr.)H.de lehai)林冠降雨再分配的观测研究及森林水文研究数据关系分析,对栎林与毛竹林林冠降雨特征进行初步探讨,并建立定位站森林水文研究数据管理系统。 林冠降雨再分配特征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 1.栎林与竹林林冠在汛期对降雨的分配格局分别为:截留率24.79%、19.42%,透流率73.11%、76.99%,茎流率2.3%、3.8%。栎林截留率大于竹林,这说明截留并非随郁闭度增大而增大,它受到林分各特征的综合影响。 2.本次栎林林冠降雨再分配格局观测结果与1990年王冬米对同一栎林的有关观测结果不同。比较两次观测结果发现,栎林截留率由20.02%增至24.79%,透流率与茎流率由74.22%、5.76%减至73.11%、2.3%;林龄增加13年,郁闭度增加0.07。这一结果说明同一林分截留具有随郁闭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 3.气象因子影响林冠降雨再分配过程。降雨量、气温、降雨期相对湿度和蒸发量、间隔期相对湿度与蒸发、前次降雨量及间隔天数等8个气象因子与林冠截留量、透流量、茎流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但与林冠截留率、透流率、茎流率不存在线性关系。 4.同一林分林冠截留量的主要气象影响因子与影响透流量的主要气象因子相同,与影响茎流量的主要气象因子存在差异。栎林林冠截留和透流量的主要气象影响因子为降雨量和间隔期蒸发量;竹林林冠截留和透流量的主要气象影响因子为降雨量、降雨期蒸发量、前次降雨量和气温。影响栎林茎流量的主要气象因子是降雨量、前次降雨量与气温;影响竹林茎流量的主要气象因子是降雨量和气温。 5.降雨量与林冠降雨再分配过程关系密切,其与透流量、茎流量(竹林)呈良好线性关系,与截流量、茎流量(栎林)、截留率、透流率、茎流率呈良好的幂函数关系。 6.栎林与竹林在林冠截留、林冠透流及树干茎流上均存在显著差异,说明林分特征是林冠水文活动的重要影响因子。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GSM系统的发展越来越成熟,各大运营商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网络运营商希望GSM系统功能更加强大,系统更加高效,这样可以吸引更多用户,并且提高用
开关电源是是电源工程师智慧的结晶,而且在人类不断努力之下电源体积不断缩小、重量不断减轻、效率也不断提高。虽然科技发展使得许多传统的难题得以解决,但是开关电源也有它固有的问题,功率因数比较低。随着开关电源变换器的使用数量不断增多和众多设备的功率不断增大,大量的谐波电流被注入电网,严重影响了电能质量,威胁电网的安全运行,同时增加了电能损耗,降低了经济效益。面对谐波电流的危害,制定IEC1000-3-2
小麦胚乳直链淀粉含量对小麦面粉的品质和用途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过去人们对小麦淀粉品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化学分析及生化水平上,对直链淀粉含量与合成相关酶基因的关系及遗传多样性研究较少。 蜡质基因(Wx)编码的颗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GBSS, E. C. 2. 4. 1.21),也叫 Wx 蛋白,主要负责直链淀粉的合成(Chao,1989)。普通小麦(AABBDD,Triticum aestivum
ZnO作为一种重要的II-VI半导体材料,它在室温下禁带宽度为3.37e V,且具有较大的激子束缚能(60meV)。由于它在电学、光学、机械及声学等方面卓越的性能,在纳米材料领域掀起了
为了研究14-3-3ε、γ在神经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我们用pEGFP-14-3-3ε、γ转染PC12细胞,并以pEGFP空载体为对照.结果发现,过表达pEGFP-14-3-3ε、γ的PC12细胞发生了明显的分
近年来,通讯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微波介质陶瓷材料的性能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同时也促进了其快速发展。并且,将微波介质陶瓷材料应用于LTCC领域也是行业的热点。另外,很少有人
本文对所监测的富营养化池塘从微囊藻水华爆发至结束时间段内对微囊藻毒素在藻细胞和水体中的变化以及微囊藻水华的生物量、各类环境因子等进行了6个月的调查研究,并从该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