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实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进程逐步加快。新课程改革倡导新的学生观。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独立的个体”。教育要实现以生为本,全面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课堂提问作为发挥学生主动性,展示学生独立性,彰显学生个性的教学环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全面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要求的必然体现。本研究的内容仅限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课堂的有效提问,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概述有效提问被提出的背景和选题缘由、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思路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点及其不足。第二部分论述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提问的理论研究。首先,论述了有效提问的含义及其与之相关的最近发展区、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等理论基础。其次,阐述了有效提问的类型,包括:回忆性问题、理解性问题、运用性问题、分析性问题、综合性问题、评价性问题。最后从学生、教师、师生关系阐释了有效提问的作用:有效提问是学生思维训练的“助推器”,有效提问是教师调控教学的“晴雨表”,有效提问是师生和谐关系的“催化剂”。第三部分笔者对邯郸市涉县第一中学的300名学生和15名政治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并结合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现状调查,发现提问中存在教师教学观念有待提高、急于完成课程进度、不充分的问题设计、不合理的问答行为、忽视对回答评价等问题,并探讨影响提问有效性的观念、制度、教学实施因素。其中,教师教学观念因素包括:部分教师缺乏与时俱进,终身学习的理念、不能树立平等的学生观、未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育教学制度因素包括:高考录取制度、课程实施制度、教学评价制度;教学实施因素包括:问题的难易与排列顺序、问题呈现的类型、课堂提问的频率、教师发问的对象和形式以及教师对回答的评价等。第四部分作者分析了有效提问的会聚策略、发散策略、评价策略和反思策略,并给予精巧充分的问题设计、适当得体的提问行为、形式多样的问题评价等建议以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最后,结合高中思想政治课经济生活《价格变动的影响》优秀教学案例以及在该教学设计指导下的教学实录片段中的提问行为进行分析以论证策略和建议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