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国民的科学素养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但我国国民的科学素养水平不容乐观,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引下,提高我国国民的科学素养水平已是时代所需。提高国民的科学素养的渠道是多方面的,但主渠道是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把科学教育扎根于中小学课堂才是根本。这就迫切需要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科学素养,师范教育作为为中小学输送师资的“工作母机”,必须担负起这个责任。在培养和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方面,一些科技和教育大国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而我国则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本文就以下六个方面提出培养教师科学素养的管理学思考。 第一个方面:主要论述了科学素养的涵义及其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 第二个方面:从教师科学素养的涵义来分析教师这个特殊群体的知识结构,教师的能力和教师的科学精神之间的关系。 第三个方面:研究在多元价值和文化的社会中,中小学教师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的个人意义、社会意义和教育意义。 第四个方面:概述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科学素养在师范院校的培养及职后培训提高中的一些弊端。 第五个方面:是借鉴美日两国教师科学素养培养的经验,提出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科学素养的改进措施。 第六个方面:我国中小教师科学素养的培养在管理学中有待研究的问题。 本文创新之处就在于提出了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科学素养必须更新观念,改革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特别是要根据目前我国中小学校教师科学素养的实际情况,通过多种形式加强校本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