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芝糖肽不良反应集中监测与风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iyoumi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临床使用中薄芝糖肽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其风险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第一部分: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网(VIP)。检索字段:“标题”或“关键词”。检索词:薄芝糖肽,薄芝糖肽注射液,注射用薄芝糖肽。检索时间段:1980年01月01日至2015年10月20日。排除综述、重复报道及资料不全文献。将所得文献按“组分分析、基础药理、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病例报道、其他”进行归类,对薄芝糖肽注射液主要临床应用(同病种文献发表数量大于3篇)及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第二部分:在2014年12月08日-2015年12月08日期间,对某医院精神科、神经外科、心内科使用薄芝糖肽注射液的患者进行集中监测,收集患者基本情况、用药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基本情况录入《薄芝糖肽使用情况调查表》,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还须录入《薄芝糖肽不良反应调查表》,将所得数据录入Excel表格,使用spss统计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第一部分:检索得文献163篇,包含临床应用文献137篇,ADR病例报道11篇,基础药理10篇,组分分析2篇,其他3篇。在临床应用的137篇文献中,文献发表数大于3篇的病种有尖锐湿疣9篇、带状疱疹6篇、手足口病6篇、寻常型银屑病6篇、肺癌5篇、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4篇、乙型肝炎9篇,共计45篇。在皮肤-黏膜系统疾病中,常规治疗药物联合薄芝糖肽治疗后,对尖锐湿疣的有效率达到66.67%-98.40%,对带状疱疹的有效率达到90.00%-97.14%,对手足口病的有效率达到90.00%-100%,对寻常型银屑病的有效率达到75.0%-91.1%,均显著优于单用常规药物治疗。在呼吸系统疾病中,常规药物联合薄芝糖肽治疗后,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有效率达到92.5%-94.0%,对肺癌有效率达到44.7%-89.3%,均显著优于单用常规药物治疗。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常规药物联合薄芝糖肽治疗后,对乙肝患者ALT复常率的影响与单用常规药物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HBe Ag阴转率和HBV-DNA阴转率方面优于单用常规药物(P<0.05)。在45篇临床应用文献中,有32篇文献提到了患者是否出现了不良反应,共包括1772例病例,其中有49例发生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7%,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共10例,占20.0%,其次为消化系统9例,占18.0%,神经系统9例,占18.0%,全身性损害6例,占12.0%,循环系统2例,占4.0%,其他不良反应14例,占28%。ADR病例报道11篇,涉及病例数20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11例,性别未明2例。平均年龄46.0±22.8岁。其中有过敏史3例,占15%,无过敏史15例,占75%,过敏史不明2例,占10%。给药剂量最低为2ml/d(3例,15%),其次为4ml/d(12例,60%),6ml/d(1例,5%),8ml/d(1例,5%),剂量未明3例(15%)。不良反应类型以全身性损害为主(13例,37.2%),其次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6例,17.1%),循环系统(6例,17.1%),呼吸系统(3例,8.6%),运动系统(3例,8.6%),神经系统(2例,5.7%),消化系统(2例,5.7%)。第二部分:2014年12月08日至2015年12月08日期间,某医院精神、神外和心内三科室使用薄芝糖肽注射液患者共计1087人,男509例(46.8%),女578例(53.2%),年龄范围12-88岁,平均年龄49.7±17.3岁。体重指数正常621例(57.1%),异常466例(42.9%)。有不良嗜好220例(20.2%),无不良嗜好867例(79.8%)。有过敏史98例(9.0%),无过敏史989例(91.0%)。1087例患者中,使用赛升992例(91.3%),握尔泰95例(8.7%)。单次用药剂量包括4ml、6ml和8ml。合并用药以3-7种最多(925例,85.1%),其次为37种(85例,7.8%),£3种(77例,7.1%)。不良反应方面,发生不良反应共计3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3.22%。其中男16例,占45.7%,女19例,占54.3%。年龄范围44-81岁,平均年龄52.8±19.7岁。体重指数异常18例(51.4%),有不良嗜好7例(20.0%),有过敏史2例(5.7%)。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以全身性损害为主(11例,29.7%),其次为消化系统(8例,21.6%),神经系统(7例,18.9%),运动系统(6例,16.2%),皮肤及其附件(2例,5.5%),循环系统(1例,2.7%),呼吸系统(1例,2.7%),泌尿系统(2.7%)。单因素分析显示薄芝糖肽不良反应与患者年龄、体重指数和合并用药种类相关(P<0.05),年龄≥60岁的患者,其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年龄<60岁的患者。体重过低或超重的患者,其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体重正常患者。合并用药£3种的患者,其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合并用药>3种的患者。多因素分析显示薄芝糖肽不良反应与合并用药数量相关(P<0.05)。合并用药数量£3种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是>3种的3.138倍。结论:第一部分:薄芝糖肽作为辅助用药在临床上主要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能够增强主要治疗药物的疗效,对机体多种系统疾病的转归均有一定的作用。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7%,表现类型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第二部分:1、集中监测所得薄芝糖肽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2%。2、单因素显示薄芝糖肽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年龄、体重指数、合并用药数量有关,年龄360岁、体重过低或超重以及合并用药数量低于3种,均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多因素分析显示合并用药数量是薄芝糖肽不良反应的风险因素,合并用药数量£3种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是合并用药数量>3种的3.138倍。
其他文献
益肾宝治疗原发性痛风性肾病47例临床观察傅秀兰,江永娣,陈晓农,张文,任红,董德长,张桂生,刘国明PRIMARYNEPHROPATHYTREATEDBY"YISHENBO"FuXiulan;JiangYongdi;ChenXiaolong,etal....
本文浅述了修辞学的相关研究,分析了修辞学的研究范围和有代表性的三种西方修辞理论,阐述了修辞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应用研究介绍了近年来中国在修辞学方面的研究和应用。
中日佛教交流源远流长,公元6世纪左右,中国佛教便传向了日本,并在日本发扬光大。中国佛教交流在不同时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根据两国间的佛教交流中的内容、形式及其特点,大
中国与东盟、上海合作组织这两个地区性国际组织关系密切。尽管目前中国西部有“三股势力”存在 ,但中国安全防御的重点仍在东线而非西线。两个国际组织同中国经贸关系发展很
针对传统方法在水系分维估算中对集水面积阈值的确定主观性和不确定性较强,同时传统的数盒子等分维估算方法存在计算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数据结果不客观等问题,该文基于SRTM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糖尿病足病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截肢、致残甚至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给糖尿病患者造成了极大
大量的公路跨铁路、铁路跨公路立交桥采用了预制简支梁,简支梁桥面大都采用了湿接缝的形式来拓展桥面的宽度。本文通过对预制梁桥湿接缝传递平移滑模施工技术的研究,探讨如何在
十八大以来更加充分广泛的民主发展与政治体制改革步伐逐渐加快,并且,党和国家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程度与发展效率有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中的先进知识分子
目的:本次课题通过对重点监测品种“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医院集中监测,对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的不良反应进行了解,同时探索医院集中监测的方法,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