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膝骨关节炎影像学分级与胫股及髌股关节轴线角、中医证候分型的相关性研究,探讨膝骨关节炎的发生过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过且行立位双下肢X线及膝关节侧位片检查的中老年KOA患者。依据纳入标准共纳入患者739人(男性患者207名,女性患者532名),1026膝。其中K/L0级患者63名,膝关节95只;K/L1级患者100名,膝关节130只;K/L2级患者161名,膝关节226只;K/L3级患者187名,膝关节256只;K/L4级患者228名,膝关节319只。在讨论胫股关节轴线角与K/L分级的相关性时依据膝关节中心和髋关节中心与踝关节中心连线的相对位置将患者分为内翻组(膝关节中心在髋关节中心与踝关节中心连线的外侧)及外翻组(膝关节中心在髋关节中心与踝关节中心连线的内侧),当患者膝关节中心在髋关节中心与踝关节中心连线上时则并入内翻组讨论。同时,在探讨髌股关节轴线角与K/L分级的相关性时,根据Install-S alvati法将患者重新分为高位髌骨(髌骨高度>1.2)、中位髌骨(0.8≤髌骨高度≤1.2)、低位髌骨(髌骨高度<0.8)三组。采集所有研究对象性别,年龄,中医证候分型,股骨下角,胫骨上角,股骨颈干角,股骨胫骨角,关节间隙角,髋-膝-踝角,髌骨股骨角及髌骨高度等数据。对所采集的数据采用K-W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对股骨下角、胫骨上角、股骨颈干角、胫股角、关节间隙角、髋-膝-踝角、髌骨股骨角及髌骨高度与K/L分级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1、在内翻型KOA组中,不同K/L分级患者的髋-膝-踝角、胫股角、股骨下角、胫骨上角、关节间隙角、股骨颈干角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8.489,p=0.000;Χ2=430.831,p=0.000;Χ2=316.548,p=0.000;Χ2=232.782,p=0.000;Χ2=651.207,p=0.000;χ2=81.336,p=0.000)。髋-膝-踝角、胫股角、股骨下角、胫骨上角、关节间隙角与K/L分级在0.01水平具有显著正相关性(r=0.769,p=0.000;r=0.701,p=0.000;r=0.595,p=0.000;r=0.504,p=0.000;r=0.878,p=0.000);股骨颈干角与K/L分级在0.01水平具有显著负相关性(r=-0.281,p=0.000)。2、在外翻型KOA组中,不同K/L分级患者的髋-膝-踝角、胫股角、股骨下角、胫骨上角、关节间隙角、股骨颈干角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935,p=0.000;χ2=81.164,p=0.000;χ2=19.183,p=0.000;χ2=32.667,p=0.000;Χ2=113.593,p=0.000;Χ2=16.331,p=0.003)。髋-膝-踝角、胫股角、股骨下角、胫骨上角、股骨颈干角与K/L分级在0.01水平具有显著负相关性(r=-0.669,p=0.000;r=-0.304,p=0.000;r=-0.333,p=0.000;r=-0.787,p=0.000;r=-0.281,p=0.000);关节间隙角与 K/L分级在0.01水平具有显著正相关性(r=-0.626,p=0.000)。3、高位髌骨组中不同K/L分级的髌骨高度、髌骨股骨角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6.438,p=0.002;Χ2=10.590,p=0.032);中位髌骨组中不同K/L分级的髌骨高度、髌骨股骨角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Χ2=3.114,p=0.539;χ2=8.984,p=0.062);低位髌骨组中不同K/L分级的髌骨高度不存在统计学差异(χ2=3.911,p=0.418)、髌骨股骨角存在统计学差异(χ2=10.879,p=0.028)。高位髌骨组髌骨高度及髌骨股骨角与K/L 分级在 0.01 水平具有显著正相关性(r=0.158,p=0.003;r=0.128,p=0.017);中位髌骨组中髌骨高度及髌骨股骨角与K/L分级不具有相关性(r=-0.048,p=0.256;r=0.077,p=0.070)。低位髌骨组髌骨高度与K/L分级不具有相关性(r=-0.052,p=0.579),髌骨股骨角与K/L分级具有在0.05水平具有显著负相关性(r=-0.212,p=0.021)。4、中医方面,气滞血瘀证和肝肾亏虚证为KOA最常见的两种证型,各组证型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证候分型与K/L分级具有显著的相关性(r=0.213 p=0.000)。结论:1、高龄和女性均是罹患膝骨关节炎的高危因素,且与膝骨关节炎严重程度密切相关。2、气滞血瘀证和肝肾亏虚证为KOA最常见的两种证型,寒湿痹阻证及气血虚弱证相对较少,同时证候分型与K/L分级具有显著的相关性。3、在内翻型KOA患者组中,股骨下角、胫骨上角、胫股角、关节间隙角、髋-膝-踝角与K/L分级在0.01水平具有显著正相关性。股骨颈干角与K/L分级在0.01水平具有显著负相关性。在外翻型KOA患者组中,股骨下角、胫骨上角、胫股角、髋-膝-踝角、股骨颈干角与K/L分级在0.01水平具有显著负相关性。关节间隙角与K/L分级在0.01水平具有显著正相关性。4、在高位髌骨组中,髌骨高度与K/L分级在0.01水平具有显著正相关性。髌骨股骨角与K/L分级在0.05水平具有显著正相关性。在中位髌骨组中,髌骨高度与髌骨股骨角与K/L分级不具有相关性。在低位髌骨组中,髌骨高度与K/L分级不具有相关性,髌骨股骨角与K/L分级具有在0.05水平具有显著负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