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案教学是近些年在中学课堂教学中兴起的一种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方式。学案是为了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而设计的学习工具或方案。学案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背景,帮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进行学习定向;同时可以为学生提示学习策略和参考思路,帮助学生作出选择并制订学习方案;学案还可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架”,解决学习困难;组织自我检测,提高元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整合学习成果,优化认知结构。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使用学案。论文在对“学案”相关资料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化学学科和教学特点,编制了“高中化学教学中‘学案’使用情况”教师问卷和“高中化学教学中‘学案’使用情况”学生问卷,对河北省161名教师和311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对教师问卷的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大多数教师认为“学案”是一种“学习方案”,对“学案教学”是比较认可和比较了解的,在日常教学中特别关注“学案”的教学效果。(2)在学案设计方面,多数教师认为自己是“学案”的设计者,学生只是参与;设计学案首先关注的是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的呈现;设计学案的信息来源主要是网络资源,并依据学生的学情,注重对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实现。(3)对于“学案”的使用,大多数教师在课前发放,主要采用“以学案为依据,教师引导,学生自学”的授课方式,提倡合作学习,并采用纸笔测验或书面作业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4)绝大多数教师认为在化学教学中使用“学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各项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也能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对学生问卷的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50%左右的学生认为教师在化学教学中使用的“学案”是知识点的罗列,对教师每次发放的“学案”是比较满意的,对“学案教学”也是比较认可的。(2)56.9%的学生希望“学案”的设计者应该是师生(师为主);学生关注较多的是“学案”中呈现的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需要重点记忆、背诵的知识点等内容。(3)学生使用“学案”学习的情况不容乐观。经常预习学案的占37.1%,经常使用学案复习的占31.5%,经常会对照学案听教师讲课的学生有43.2%;只有约46.9%的学生通常花费10-20分钟预习学案;48.6%的学生认为使用学案不会增加自己的学习负担。(4)绝大多数学生认为使用“学案”能提高学习兴趣和各项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探究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听课注意力),对促使自己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较有效。在分析调查结论的基础上,对化学教学中使用“学案”提出了几点建议:(1)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对学案和学案教学的认识;(2)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学案,以学生为主体实施学案教学,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3)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充分利用学案,提高学习效率;(4)注重对学案的反馈和评价。希望通过该研究为中学一线教师在教学中有效使用“学案”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