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湿挤密和工后浸水对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基中桩基竖向承载性能的影响分析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zhouxin313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逐步推进,在西北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数量和规模也在日益增长和扩大,使得越来越多的建筑物需要建设在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由于近些年来全球气候条件的变化使得西部地区的降雨量较历史年份有所增加,为了避免地基浸水后出现湿陷导致结构破坏,确保在这种特殊地基上的工程结构物的安全和经济适用,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如何消除黄土地基的湿陷性,是目前工程技术工作者在设计和施工阶段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消除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性,需从黄土的湿陷机理出发,结合产生湿陷的必要条件提出具体的处理方法和工程措施。针对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基,从技术和经济方面综合考虑,选择预湿挤密的方法来消除大厚度黄土地基的湿陷性,从而改善该类地基中桩基的承载性能。本文针对这一问题主要完成以下工作并得出相关结论:(1)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了解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常用的方法和工程措施,特别对于预湿挤密和工后浸水情况下黄土的工程力学性质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2)对于受地下水位变化影响较小的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结合试坑浸水试验有关数据,对影响地基浸水进程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采用预湿处理的方法来消除地基受地表径流浸入的影响;工程实践表明,对于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采用分层增湿的工程措施是一种消除黄土湿陷性的有效办法。(3)结合工程实例中经预湿挤密的场地,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拟建桩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桩基设计参数下桩基竖向承载性能随预湿挤密深度变化的情况。(4)针对湿陷性黄土场地上既有桩基浸水的现象,对其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分析不同桩基设计参数下既有桩基竖向承载性能随浸水深度变化的情况。(5)通过对桩基施工中预湿挤密和工后浸水的分析比较的结果表明,预湿挤密能够提高桩基的竖向承载能力,而工后浸水会降低桩基竖向承载能力。
其他文献
近年来,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SRHPC)框架结构由于其优良的抗震性能正得到日益广泛地应用,而用优化设计方法对SRHPC框架结构进行设计,将结构设计方法与优化技术相结合,既能大大缩短
大肠杆菌H-NS、IHF是类核相关蛋白,而DnaA是复制起始蛋白,也是转录因子。本文为了探究H-NS、IHF、DnaA对类核组织结构的影响,鉴定或构建了hns206、himA453、dnaA345等3种单突变
不锈钢结构具有造型美观、耐腐蚀性强、良好的冲击韧性、易于维护、综合成本效益高等优良特点,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普通碳素钢纯圆管和纯方管节点的疲劳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