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司治理是股东、债权人、职工、经营者等利益相关者之间关于组织安排、控制机制、利益分配的所有法律、机构、文化、契约的制度性安排。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一种制度性安排来保证现代公司因两权分离而产生的委托代理关系的止常发展,从而使公司本身的自由与保障公司关系人的利益之间协调发展。审计工作作为公司外部监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公司财务报告的可信度和可靠度,进而直接影响到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利益保护程度。现实中,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缺少相应的制衡措施,使得公司高级管理层可以轻而易举的进行盈余管理,进而影响到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审计质量很可能受到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因此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审计质量有着重要影响,本文试图对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审计质量关系进行规范和实证研究。公司治理结构包括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治理机制,它们都对审计质量产生重要影响,而本文主要关注以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及监事会特征为内容的内部治理机制,因为内部治理机制比外部治理机制对审计质量有更加明显的作用,也是我们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主要着手点,因此本文主要从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和监事会特征方面考虑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由于审计质量具有不可观察性,其衡量指标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公认标准,主要代表性指标有:事务所规模、审计费用、审计意见和盈余管理等等,本文则采用盈余管理作为审计质量的替代指标,主要原因在于其他指标主要是从外部即事务所方面来衡量,盈余管理主要是从上市公司本身来衡量的,如果一家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公司经营管理层会受到其他股东和董事的监督制约,其可以操控的应计项目会很少,财务报表的可信度也更高,审计质量也相应会高,因此本文采用盈余管理替代审计质量。本文实证用盈余管理替代审计质量,盈余管理用截面修止的Jones模型,可以得出可操控的应计项目来计算得出盈余管理,并选取2008-2010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再对样本进行筛选和处理后,通过建立Logistic回归,对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审计质量关系实证研究。主要得到了以下研究结论:在股权结构中,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和赫芬达尔10指数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显著;在董事会特征中,独立董事和高管薪酬对审计质量影响更显著;在监事会特征中,监事会规模相对职工监事所占的比例和监事会会议次数对审计质量有更明显的影响。文章最后提出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提高审计质量的政策建议及本研究尚存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