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功能催化剂上1,1,2-乙烷三羧酸三甲酯催化加氢制3-甲基四氢呋喃的研究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99z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甲基四氢呋喃不仅是重要的合成中间体,也是一种新型的清洁燃料组分,市场前景广阔。而传统生产工艺存在诸多弊端,开发新工艺迫在眉睫。本课题创新性的以1,1,2-乙烷三羧酸三甲酯为原料,在具有加氢和脱水两种活性中心的双功能催化剂上,催化加氢制3-甲基四氢呋喃。该路线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探索具有优良活性、选择性和寿命的双功能催化剂是该工艺路线发展的关键。研究了不同载体(ZrO2、SiO2、Al2O3)负载的铜基催化剂其催化性能的差异,以筛选出具有较高加氢活性的铜基催化剂组分。发现载体的加入均可提高Cu-ZnO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而Al2O3负载的Cu-ZnO催化剂加氢活性最高,1,1,2-乙烷三羧酸三甲酯转化率达到99.8%。XRD、N2-低温吸附、H2-TPR、TEM、XPS表征表明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良好分散的活性组分以及合适的CuG和Cu+的比例(Cu0/Cu+=1)。在Cu-ZnO-A1203加氢活性组分的基础上,分别加入HZSM-5、SAPO-34、HY、γ-A12O3四种固体酸作为脱水组分,构成了双功能催化剂,探究了不同脱水组分对双功能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当γ-Al2O3为脱水组分时双功能催化剂对3-甲基四氢呋喃的选择性最高,Py-IR表征表明,Lewis酸是本体系环化脱水的活性中心。当Cu-ZnO-A12O3和γ-A1203的质量比为3:1时,加氢能力和脱水能力匹配较好,3-甲基四氢呋喃选择性最高。探究了不同的制备方法对Cu-ZnO-A1203/γ-A1203双功能催化剂织构和性能的影响。与干混法、研磨法和共沉淀浸渍法相比,共沉淀沉积法制备的双功能催化剂对3-甲基四氢呋喃的选择性最高。XRD、N2-低温吸附、H2-TPR、NH3-TPD表征结果表明共沉淀沉积法使得铜基催化剂组分高度分散在固体酸催化剂表面上,不仅有利于两活性中心的紧密接触,而且不相互覆盖,有利于发挥协同效应。在最优工艺条件下(P=2MPa,T=290℃,氢酯比=40,WHSV=0.75h-1),共沉淀沉积法制备的Cu-ZnO-A1203/γ-Al2O3双功能催化剂稳定性较好,3-甲基四氢呋喃的收率保持在56%左右。
其他文献
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在社会经济变革转型的同时,政府管理也面临着极大挑战。本文从大数据时代下政府管理创新的背景出发,分析了目前大数据在政府
中国猪瘟兔化弱毒株(Chinese strain,C株)是中国研究人员周泰冲等人在20世纪50年代用选育出的一株适应家兔的猪瘟强毒经家兔传代减毒,并继代纯化后培育出来的变异弱毒株。使
西夏时期榆林窟出现了三种新的风格:中原绘画风格、藏传密教风格、西夏艺术风格,这个时期是一个以少数民族党项羌族为主体的王朝,本文力图以西夏时期党项羌族所作壁画为例来探
雅鲁藏布江墨脱河段地处喜马拉雅东构造结,横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是印度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楔入的前缘,是现今地球上构造运动活动性最为强烈、地貌演化速率最大的地区之一,在河谷形态上属于“V”型高山峡谷。论文依托水电攻关课题,在大比例尺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的地质环境条件,采取OSL测年等技术,利用arcgis的分析功能,对研究区层状地貌、大型滑坡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同时对研究区及邻区
电子元器件在设备运行过程中极易发生破坏,因此关于电子元器件的破坏性物理分析对于相关设备的运行及维护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对于提高电子元器件的质量及使用效果也
多年来,在构建技能生态系统中,澳大利亚学者以生态学的视角研究技能人才的培养与使用,又以项目推进、多方协作、着眼长效为策略,在诸多行业进行了改革试点。这种尝试对该国职
目的观察奈达铂联合紫杉醇新辅助化疗对食管癌患者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4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术前采用奈达铂联合紫杉醇化疗2个周期,化疗结
世界经济论坛列出了9家采用工业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工厂,并分别列举了各厂的成功案例,以期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类似的“灯塔”网络,确定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中工业企业在进行
为了解决OSPF帧中继连接多链路但都是同网段的问题,实现跨网段P2MP帧中继通信,提出一种OSPF P2MP网络类型的帧中继设计。在路由器上运行OSPF协议并启用帧中继子接口,在不同的
利用天津港多年水文、泥沙实测资料以及以往研究成果,对不同时期的港口泥沙研究成果进行了概述,并结合天津港的总体规划方案,从水文泥沙角度进行了定性及定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