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F-β信号中TGF-βRⅡ的突变对膀胱癌侵袭转移的影响及其机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jinwenv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转化生长因子beta1 (TGF-β1)信号通过Ⅰ型和Ⅱ型TGF-β受体(TGF-βRⅠ和TGF-βRⅡ)途径,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肿瘤细胞常常通过TGF-β受体的下调或者突变,逃避TGF-β信号对其生长抑制作用。但是,TGF-β1激活的信号还能促进肿瘤细胞迁徙,具有促肿瘤的作用,这就是著名的TGF-β“双向”作用。恶性肿瘤细胞如何逃避TGF-β信号的生长阻滞作用,并促进肿瘤转移能力,其机制仍不完全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TGF-βRII的表达和分子状态在膀胱癌肿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以及与临床关系及其意义,为以其为靶点的肿瘤干预策略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 TGF-β1及其TGF-p受体在多种肿瘤细胞系中的表达检测1)应用Real-time PCR检测各种肿瘤细胞系(乳腺癌,肝癌,肺癌,胃癌,子宫颈癌,白血病,前列腺癌,黑色素瘤及膀胱癌细胞)中TGF-βR I,TGF-pRⅡ, TGF-β1的表达2)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L02,MCF-7,A549,T24,ScaBER和BIU-87细胞表面TGF-βRⅡ的表达,胞浆中TGF-β1的表达3)应用细胞免疫组化法(细胞爬片)检测L02,MCF-7,A549,T24,ScaBER和BIU-87细胞表面的TGF-βRⅡ的染色程度2. L02, ScaBER和T24细胞中TGF-β信号的阻断试验1)将本室构建的可溶性Ⅱ型TGF-β受体(Fc:TβRII;与TGF-pRⅡ竞争结合TGF-β1,阻断TGF-p信号通路)转染至实验细胞中,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上清中Fc:TβRII的表达2)将Smad2/3的siRNA转染肿瘤细胞,应用抗Smad2/3抗体,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细胞中Smad2/3的表达3. TGF-βRⅡ对肿瘤细胞生长、细胞活力影响的实验1)用PKH-26将目的细胞染色后,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8 h后各组细胞的增殖水平(用刺激指数表示)2)应用Transwell实验检测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情况,用苏木素-伊红染色后随机选取五个视野计数分组:①对照组;②Fc:TβRⅡ转染组;③TGF-β1刺激组;④Si-Smad2/3组。4.膀胱癌细胞及组织标本中TGF-βRⅡ序列测定,及其突变分析首先,针对TGF-βRⅡ编码区第383-2086bp设计TGF-βRⅡ的测序引物;应用RT-PCR方法进行TGF-βRⅡ基因扩增;然后,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目的条带,用琼脂糖凝胶DNA回收试剂盒进行产物回收,纯化;送至上海英骏公司进行序列测定;利用pubmed中BLAST将测序结果与TGF-βRⅡ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5.检测膀胱癌细胞中TGF-β1/TGF-βRⅡ信号激活的下游通路1)应用Western blot检测TGFβ经典信号通路中的Smad磷酸化形式pSmad蛋白的表达2)应用IP(免疫共沉淀)检测TGF-βRⅡ复合体与Smad的结合3)在TGFβ1 (2ng/ml)刺激0 h,2 h和4 h不同时间段,应用Real-time PCR检测L02,ScaBER和T24细胞中增殖相关基因p15,细胞分裂周期蛋白Cdc25A及促迁移活性的转录因子CUTL1的表达4)在TGFβ1 (2ng/ml)刺激0 h,4 h和8 h不同时间段,应用Western blot检测实验细胞中增殖及侵袭转移相关基因的表达6.从膀胱癌标本中分离原代细胞后,检测TGFβ信号对TGF-βRⅡ突变群(a)与未突变群(b)生物学特性的影响1)从膀胱癌组织标本中分离原代膀胱癌细胞2)应用免疫组化试验检测a组和b组细胞表面TGF-βRⅡ的表达3)利用FCM检测膀胱癌原代细胞的增殖能力(SI)分组:①0 h对照组;②24 h对照组;③24 h刺激组(TGF-p1)4)利用Transwell侵袭转移试验检测膀胱癌原代细胞的活力和迁移能力;分组:①对照组;②TGF-p1刺激组;③Fc:TβRII转染组5)利用RT-PCR检测TGF-β1刺激0 h,2 h和4 h后,a,b两组中p15,Cdc25A和CUTL1的表达[结果]1. TGF-β1在大多数肿瘤细胞中过表达,而TGF-pR I和TGF-βRⅡ在多种人类肿瘤细胞表面低表达,仅仅在人类膀胱癌细胞株T24表面,TGF-pRⅡ高表达,通过序列分析,在跨膜区的116位,118位,以及胞浆段269位发生点突变;269位的Ser/Thr激酶域的G→A (Glu269→Lys)点突变,致使蛋白质变性,由酸性氨基酸转换为碱性氨基酸。2.在TGF-p1刺激下,IP试验证明上述突变不影响TGF-PRⅡ与Smad2/3的结合,而且增殖试验结果表明TGF-pRⅡ的突变,反而解除了TGF-β1信号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Transwell试验说明发生点突变的TGF-pRⅡ/TGF-p信号能促强肿瘤细胞的运动和迁移能力。3.进一步运用RT-PCR和Western blot试验,对下游细胞增殖相关基因p15和Cdc25A及动力相关基因CUTL1的检测发现,TGF-βRⅡ突变体介导的信号途径能下调p15的表达,上调Cdc25A的表达,同时提高CUTL的表达,不抑制肿瘤的生长,而且促进了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4.膀胱癌细胞系以及原代膀胱癌细胞中,转染重组质粒Fc:TβRII或Smad2/3的siRNA, TGF-p信号被阻断;发生TGF-βRII突变的癌细胞群中,p15和Cdc25A的表达无明显变化,但CUTL1的表达明显上调;5.在膀胱癌标本中,TGF-PRⅡ基因发生的G→A点突变(与膀胱癌细胞系T24中的TGF-pRⅡ突变类型一致)比例高达39.1%,与膀胱瘤临床分期中的T2级(P=0.007,<0.01)以及病理分级的高级别瘤(P=0.003,<0.01)密切相关。[结论]本实验研究首次发现TGF-βRⅡ在膀胱癌细胞系中的点突变,与膀胱移行上皮癌T24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并在高转移,高侵袭的膀胱癌病人的肿瘤标本中发现同样的突变类型,说明TGF-βRⅡ的点突变很可能为膀胱癌转移的重要标志,这为TGF-β1信号在肿瘤发生中的所发挥的调节作用提供了证据,并且为进一步的机制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线索,对于目前以TGF-β1为靶点的肿瘤治疗,特别是膀胱癌病人的治疗,提供了新的依据和信息。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上海币汉族与PKD1和PKD2基因紧密连锁的微卫星DNA的多态性;明确ADPKD在中国汉族中的遗传异质性;比较PKD1和PKD2基因型患者的表型差异;建立可进行产前诊断和囊肿前诊断
资金是一个企业维持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管及提高其使用效率是每个企业必须给予充分重视的工作。本文通过对资金管控对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发恶性肿瘤,占世界癌症总发病数的十分之一,每年约有20万患者死于前列腺癌,我国的发病率近年来呈逐年显著上升趋势。前列腺癌是雄激素依赖性肿瘤。Huggins因
慢性肾脏疾病导致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数逐年攀升。如何预防和延缓肾功能的减退是全世界面临的主要课题之一[1]。目前用于延缓其进展的主要治疗手段低蛋白饮食、控制血压和血脂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疟疾所致头痛疗效。[方法]采用穴位电针灸结合口服青蒿琥酯,并与单纯服药组进行对照。[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95.18%。对照组86.84%,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是最常见的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遗传性肾病,发病率约为1‰-2‰。ADPKD特征为肾脏及全身多个器官
尿道下裂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是由于正常尿道、包皮以及阴茎腹侧方面的发育缺陷所致,主要表现为尿道外口异位,阴茎弯曲畸形,阴茎背侧包皮堆积等。其发病原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目的构建G250启动子调控表达Ki67-siRNA的条件增殖型腺病毒G250-Ki67,体外实验研究该CRAd靶向抑制肾癌细胞的疗效,为其体内实验及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腺病毒左臂质粒pG2
目的:探讨彩超对椎动脉走行扭曲及其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椎动脉走行扭曲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都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