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生物反应器的应用研究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zhizi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电化学生物反应器(BER)分别处理了水中腐殖酸、活性艳红X-3B,考察了不同因素对于处理效果的影响,提出了处理上述两种污染物的最佳处理条件和方式.实验中BER为置入电极的上流式生物活性炭柱,对该装置处理水中腐殖酸的研究结果表明:间歇性实验中停留时间为4hr、pH为8.0时具有最好的处理效果.同时发现采用改进后的不锈钢套筒-碳棒电极能使处理效果得到进一步提高.连续流BER处理低浓度腐殖酸溶液结果显示其处理效果优于生物活性碳反应器(BAC),具有更好的抵抗进水氨氮浓度变化的能力.同时在电压0.2V-0.6V范围内对连续流BER处理水中腐殖酸进行宏观动力学研究,建立了数学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处理活性艳红实验中发现BER不具有明显优势,而三维电极-生物活性炭工艺能有效提高处理效果,相对于BAC,色度和COD去除率分别提高13.98%、26.62%.
其他文献
目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其中重金属对植物的毒性和解毒机理已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自1985年植物络合素(PCs)发现以来,PCs对重金属毒害的指示和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计算机无线网络系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这一方面给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另一方面也给人们的隐私信息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风险.因此
渗透汽化分离是一种高效、节能的分离技术,特别是用于近沸及恒沸混合物的分离,发展渗透汽化分离技术的关键是开发具有优良分离性能的膜材料.壳聚糖是一种天然高分子材料,来源
本文旨在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探索新型的作为电学材料和超硬材料的B-C-N系化合物。首先以三嗪结构与石墨烯构成交替层化合物g-C11N4,对其结构性能以及电子性能进行计算,研究表明该结构满足机械稳定性和热力学稳定性且是金属导电性的。随后分别对g-C11N4中的三嗪层进行B或C原子取代形成新的BCN系材料。通过B取代获得了五个稳定化合物, g-BC11N3-2、g-B2C10N3、g-B2C11N2
本文自行设计制造了用于钢板高频感应加热的感应加热器,该感应加热器包括感应导体、汇流条、导流板、高频变压器和水冷系统。同时设计了一个活动热电偶装置用于动态加热过程的
底泥污染,特别是重金属污染,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疏浚是普遍采用的根治底泥污染的一种主要方法,土地利用是疏浚底泥的最经济的资源处置途径。但土地利用前必须经过污染物消减
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弧焊电源研究的现状及趋势,针对常用的带平衡电抗器的双反星形焊接电源和逆变电源所存在的缺点,分析了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在焊接电源控制中的应用前景及可
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注重对于职业的指导和规划,这对专业的职业指导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制度以及用工需
近些年来,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一个严重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人们展开了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科学研究.以半导体为催化剂,利用太阳光催化氧化有毒污染物质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