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西方的现代性理论和现代欲望理论对中国新时期以来的欲望话语进行梳理和阐释,以时间流程和文学现象间的横向联系为基本线索,对欲望话语产生的社会文化语境、理论渊源、话语模式、价值追求、审美取向等进行多角度的观照,力图对新时期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的欲望话语叙述及其价值意义有一个宏观的、立体的把握,勾画出一幅欲望话语的全景式图景。在这个物欲的时代,至今还没有关于新时期欲望话语研究的专著出现,因此,本文选取新时期欲望话语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理论阐释和文本细读相结合的方法对新时期文学中欲望话语叙述发展的脉络进行梳理和批判,力争对新世纪文学的发展有所裨益,对深陷欲望泥淖的人们有一定的思想启迪。 全文共分四章。本文认为新时期的欲望话语是在现代性的文化语境下产生发展起来的,并且深受西方现代文艺思潮,特别是西方欲望理论和女性主义的影响,因此,第一章阐释欲望概念,概述西方现代欲望理论及其哲学、文化学价值和意义。第二章在回溯五四以来欲望话语叙述的基础上分析了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政治遮蔽下的欲望话语叙述,欲望话语从对大自然的发现与歌颂开始,经历了对原始生命本能的体认,发展到对人的食欲和性欲等本能欲望的叙述,叙事风格含蓄内敛,节制唯美。第三章横向比较了新写实小说的世俗欲望和苏童欲望化的历史叙事,重点解读了颇有争议的长篇小说《废都》,认为小说是性欲望遮蔽下的政治文化书写,真实反映了社会转型期知识分子的生存现状、精神苦闷和内心挣扎,体现出一种残缺美,但是文本直露的性描写超出了当时读者心理接受的底线。第四章从萨特的欲望本体化理论入手,对欲望本体化叙述进行了全方位的观照,认为后现代理论是欲望本体化叙述的理论基石,消费主义是欲望滋生的丰厚土壤,都市是欲望产生的温床和集散地,身体则成为欲望本体化写作的核心,丑、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其审美追求。女性内心隐秘欲望的客观书写对女性谋求自身解放是有积极意义的,而“美女作家”对女性肉体欲望的疯狂释放与渲泄则在客观上迎合了男性的“窥视癖”,跌进了商家预设的消费主义陷阱。朱文的小说《我爱美元》通过父子性冒险失败的荒诞故事写出了人的现实生存状态——漂泊和世纪末情绪——虚无,表现了人性在与金钱、性的激烈交战中既节节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