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能耗是世界各国总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发达国家建筑能耗已经占到自身总能耗的42%~45%,我国的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27%左右。目前我国的建筑节能的最大潜力存在于既有的非节能建筑中,所以除了保证新建建筑的节能外,最关键就是及早开展对既有建筑的能耗审计,并在审计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节能改造。目前能耗审计可用的能耗模拟软件较多,当采用单一软件对某建筑进行能耗分析时,得到的定性结论大部分都是毫无争议的,而得到的定量结论的合理性则无法判断;若将两种不同软件用于同一建筑的能耗分析,即使所有设定条件完全相同,两种软件得到的同一建筑全年能耗不尽相同,有时还会出现较大的差异(定量)和矛盾(定性);因此,对软件模拟结果必须以大量的工程实践为基础,客观上加以分析和判断。在研究生学习阶段,作者参与了重庆市人大城环委组织的重庆市公共建筑能耗调研工作,涉及范围较广,包括商场、酒店、办公楼、医院、学校等。本论文结合实际调研情况,重点分析了商场、酒店、办公楼、医院的能耗现状、能耗组成及能耗系统的运行管理状况,并为重点审计大空间类建筑收集了第一手资料。本文利用DeST软件详细分析了大空间类建筑的冷、热负荷特性,包括时刻负荷特性、部分负荷特性、负荷构成特性等;利用DeST分析了室内空调(采暖)设定温度、外遮阳措施、外围护结构保温及通风换气对负荷的影响,对部分模拟结果(遮阳和保温)在定性和定量上的准确性提出质疑,并进行了充分的论证。本文利用DeST和CTM对大空间类建筑进行了详细的能耗审计,包括商场的能耗调研审计和能耗模拟审计。通过能耗的模拟审计,计算出了空调系统各设备的能耗比例,并对两软件的审计结果作了系统的对比分析,特别讨论了两软件计算的保温节能率存在共性和个性;通过对比分析找到了利用保温实现空调系统节能的正确途径。本论文在大空间建筑负荷特性分析和能耗审计的基础上,进行了大空间建筑(以商场为例)节能技改方案研究,并分析了各种节能改造的经济性;节能技改主要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玻璃贴膜技术的应用、自然和机械通风的合理利用、降低照明负荷、提高商场的空调设定温度、提高制冷主机的COP、改变主机的运行策略、变水量系统、变风量系统及中央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本课题的研究为大空间建筑的能耗审计和节能改造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