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折射率传感的光波导二氧化碳传感器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dier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日常生活水平的要求不断提升,环境和健康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国家提出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两个重大战略决策,降低碳排放已是刻不容缓。在大气气体中,CO2是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同时也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并且破坏森林环境,使大气中CO2的占比逐年增高,造成全球变暖和极端气象事件的产生,破坏了海洋和陆地的生态。此外,CO2含量过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也有影响,过高浓度的CO2会让人身体不适,甚至导致死亡。在农业生产领域,控制农业大棚中CO2的浓度可以控制农作物的生长,提高农作物产量。因此,研究可以监测环境CO2含量的传感器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常用的气体检测技术,如可调谐激光二极管吸收光谱(Tunable Diode Laser Absorption Spectroscopy,TDLAS)和非分散红外(Non-Dispersive Infrared,NDIR)吸收光谱技术,一般使用体积较大的气室,而基于光波导的传感器具有体积小,便于制造,可与激光器和探测器等实现片上集成的优势。本论文设计了两种光波导折射率传感器,并对其中一种进行了制备和性能测试。具体的研究工作如下:首先,对光学生物传感进行了简述,并详细阐述了光波导传感器的分类,综述了光波导折射率传感器的研究进展。对波导的模式进行了理论分析,并详细描述了马赫—曾德尔干涉仪(Mach-Zehnder Interferometer,MZI)型和亚波长光栅型折射率传感器的传感原理,利用Lumerical平台的Mode solution软件对SU-8矩形光波导和绝缘体上硅(Silicon-On-Insulator,SOI)狭缝波导的单模条件进行了仿真,为后续设计打下了基础。然后,提出了一种双狭缝亚波长光栅结构,与聚合物材料聚六亚甲基双胍(Polyhexamethylene Biguanide,PHMB)结合用于检测CO2。利用FDTD软件对亚波长光栅波导的特征尺寸进行了优化,分析了特征尺寸对亚波长光栅输出光谱的影响,并给出了可参考的制备工艺流程。对传感器的性能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到的传感器灵敏度和检测下限分别为9×10-4 RIU和6.3 ppmv,此外,分析了工艺误差对传感器灵敏度的影响。接着,对SU-8光波导的制备工艺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给出了每一步工艺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最终制备出了形貌良好的SU-8波导。介绍了光波导的性能测试系统,使用功率计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分布式反馈激光器(Distributed Feedback Laser,DFB)的性能进行了测试,使用近场光束质量分析仪对锥形透镜光纤的模场进行了测试。最后,设计了一种非对称MZI光波导结构,使用Rsoft的Beam PROP模式对传感器结构进行了建模,使用Matlab软件对非对称MZI两臂引入的长度差进行了优化,并仿真了余弦结构的传输损耗。使用L-Edit软件设计了传感器的掩膜版,并利用优化好的SU-8制备工艺制备出了形貌良好的传感器,使用红外相机对传感器的各个组成结构进行了通光测试。使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验证了传感器的干涉效果。将非对称MZI与PHMB结合,设计了一种可用于检测CO2的折射率传感器,在理论上分析了传感器的灵敏度。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针对环境CO2监控的需要,设计了两种光波导CO2折射率传感器,理论验证了传感器的性能;优化了SU-8光波导的制备工艺,并制备出了基于SU-8的非对称MZI折射率传感器。
其他文献
以日本濑户内地区的艺术重塑案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艺术介入方式、艺术参与主体、艺术介入形式的分析研究,由此构建艺术对公共空间的重塑结构。提出可通过建立“艺术—设计—事件”的系统模式,实现“艺术家/设计师—居民—游客”的良性互动,发挥年展模式和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共同作用来实现当地社会活力的提升和精神文化的发展。
<正>少年强,则中国强。为锻炼幼儿体魄,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发展,近十年,我园一直致力于幼儿健康教育领域的课题探究,我园对幼儿户外体育区域活动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和尝试。在开展活动的实践中,我园主要根据健康教育领域的目标、内容,创设若干适合幼儿运动的区域,让幼儿主动参与。我们从活动场地的利用、材料的投放、活动的开展、组织、管理和指导等方面着手进行尝试,并不断进行调整优化,以期能够使幼儿户外体育区域户外活
期刊
《雷雨》是曹禺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戏剧史和文学史上划时代的作品。《雷雨》的艺术构思精巧,多角度塑造了典型的人物形象,语言含蓄蕴藉,矛盾冲突尖锐剧烈,结构缜密谨严,读之引人入胜,我们可以从以上几方面引导学生细读《雷雨》。
文章选取中国2015-2020年17部征兵宣传片作为多模态语料,对多模态隐喻进行了6种基本隐喻的分类解析,并在此基础上作了反映中国军人3种主要形象“有本领”“有荣誉”“有品德”的架构解析,建构了中国军人形象的多模态隐喻架构模式,为多模态隐喻和架构理论在军事宣传片的有效运用和传播方面提供跨学科的理论探索途径,为更好提升中国军人形象、讲好中国军人故事提供视频宣传片的理论研究借鉴。
学位
本文主要讨论了几类时滞神经网络的稳定性分析与控制问题。相关的判据最终以易于验证的线性矩阵不等式形式给出,同时通过更为直接的仿真结果(数值、图形等),解释并且验证了相关工作的合理性和重要性。本文的主要工作概述如下:(1)讨论了事件触发方案下具有时变时滞和冗余信道的马尔科夫跳变神经网络的H∞控制问题。考虑到网络系统有限的通信信道容量,引入事件触发方案来降低网络负载,提高网络利用率。利用冗余信道技术提高
利用吉林省区域气象站的常规观测数据、中央气象台台风网数据和NCEP的1°×1°逐6h再分析资料,对2020年影响吉林省的两次相似路径台风“美莎克”和“海神”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强且位置偏北,其特殊的形状配合其西侧强盛的偏南引导气流是两次台风能够北上登陆的主要原因。登陆后受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和台风移动方向上风场的偏西分量增大影响,导致台风向西北方向移动。两次台风登陆后移入高
<正>“双减”政策的提出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方向与路径,从数学教学、数学作业、课堂评价等诸多方面入手,改变传统应试教育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弊端;从多维度入手改善以往课堂活动存在的问题;从多维度入手,推动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与实施。“双减”政策下的精准教学措施的应用,从以往数学学科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打造新型的、多元的适合学生学习、活动的数学学习与活动平台,从多维度共同促进小学数学学科精准教学措施的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