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用飞机的噪声问题不仅关系到飞机的适航取证,还关系到其舒适性要求。前缘缝翼噪声是飞机在起飞和着陆阶段主要的机体噪声源,开展缝翼噪声分析及控制研究有着重要意义。缝翼噪声的预测、控制和降低需要彻底认识其流动和噪声机理,本文详细总结了两种翼型的缝翼空腔流动和致声机理。在此基础上,引入了两种噪声控制方法。其中一种是吸气控制,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其有效性;另一种是基于压电材料的振动激励控制,通过实验分析了其控制效果。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1、综述了国内外对缝翼噪声机理、预测和控制的研究现状,并从流体动力学和声学的基本方程出发,介绍了气动声学的基本理论。2、通过数值仿真研究了三段翼型的气动和声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缝翼再附着区域是一个强烈的噪声源。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再附着区域吸气的噪声控制方法,并深入研究了其对流场和声场的影响。引入吸气控制并不会影响该翼型的高升力特性,能显著降低再附着区域的涡壁干扰强度,进而降低了缝翼噪声。数值结果表明缝翼的低频宽带噪声和多峰值噪声都有一定程度降低。3、通过实验研究了两段翼型的流场和声场特性,应用声强测量技术识别出了缝翼多峰值噪声,并提出和验证了一种基于振动激励的噪声控制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引入振动激励打破了缝翼空腔内的回流反馈,对缝翼的多峰值噪声有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