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氟醚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ongyuan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哮喘是一种病因复杂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涉及到多种不同的炎性细胞以及细胞组分,主要临床病理特征包括不同程度的气道慢性炎症,气道高反应性,粘液高分泌以及气道重塑。七氟醚(SEV)是临床常用的吸入麻醉药,已报道七氟醚可以缓解哮喘危重患者的临床症状,其确切机制尚待进一步探讨。水通道蛋白5(AQP5)主要表达于肺组织,是一类在维持肺组织水代谢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的通道蛋白。研究已表明,气道的炎症状态能够改变肺组织 AQP5的表达水平。本研究拟以卵清蛋白(OVA)致敏和激发建立的急性哮喘小鼠为模型,研究七氟醚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影响及AQP5在其中的作用。  方法:  1.急性哮喘小鼠模型的建立取24只SPF级C57BL/6小鼠,雌性,体重23~27g,6~8周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n=8):对照组、哮喘组以及七氟醚组。哮喘组于造模第0天开始致敏:10μg的卵清蛋白和1 mg的硫酸铝钾溶于0.5 ml的生理盐水溶液中,注入小鼠腹腔。于造模第14天开始激发:采用超声雾化仪连续7d重复吸入50 ml1%卵清蛋白生理盐水溶液50 ml,每次吸入0.5h。七氟醚组造模方法同上,每次激发前吸入浓度为3%的七氟醚,吸入时间为1h。对照组于造模第0天腹腔内注射0.5 ml含有硫酸铝钾1 mg的生理盐水溶液,在第14天开始,连续7天重复雾化吸入0.9%生理盐水50 ml,每天1次,每次0.5h。  2.气道炎症反应的检测于造模第21天即末次激发后24 h,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回收灌洗液,计数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性细胞总数,然后分类计数各种炎性细胞,采用ELISA法测定BALF中炎性介质TNF-α、IL-13和IL-10浓度。取适量肺组织切片,HE染色,PAS染色,观察肺组织炎性细胞的浸润情况、支气管上皮和肺泡结构损伤情况,粘液分泌情况。  3.AQP5蛋白表达的检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肺组织AQP5蛋白表达的水平。  结果:  1.急性哮喘小鼠模型的建立。与对照组相比,哮喘组小鼠行为学上出现大小便增多,烦躁不安,呼吸急促等改变。组织病理学及分子生物检测显示,哮喘组小鼠肺组织中肺泡壁结构被破坏,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在血管和支气管周围,气管壁增厚明显,上皮细胞坏死,粘液分泌增加;哮喘组小鼠BALF中的炎性细胞总数及各炎性细胞的分类计数,白细胞介素13(IL-1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增加(P<0.05),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增加(P>0.05)。  2.七氟醚抑制哮喘小鼠的气道炎症。与哮喘组小鼠相比,七氟醚组小鼠肺组织结构破坏明显减轻,炎性细胞的浸润数目及粘液分泌量明显减少,BALF中炎性细胞总数及各炎性细胞的分类计数明显减少,细胞因子 TNF-α,IL-13表达水平降低,IL-10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  3.七氟醚上调哮喘小鼠的肺组织AQP5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哮喘组小鼠AQP5蛋白表达量显著减少;与哮喘组相比,七氟醚组小鼠AQP5蛋白的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  结论:  七氟醚能够抑制哮喘小鼠的气道炎症,其对气道炎症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AQP5蛋白表达量实现。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分析中枢神经细胞瘤影像学、病理学的表现,诊断依据及临床治疗,探讨合理的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2001~2012收治16例中枢神经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并对
立德树人的理念成为教育的核心,将思政教育融入大学英语课堂中是课程思政的重要方面,语言教学包含着众多的思政教育资源,以语言教学为依托,融入思政元素,达到知识传授,能力培
前言: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所必须的微量元素。哺乳类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需要足够的甲状腺激素供应。妊娠期间碘缺乏能够导致母体甲状腺激素的不足,从而导致后代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