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由与控制之间——美国互联网监管的新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wei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从其诞生开始,就一直在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方方面面产生着巨大影响。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手段,它在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管理者带来了挑战。如何实现对其合理利用,又能科学有效地管理,至今都是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美国作为互联网的发源地,是世界上互联网技术最为发达的国家,也是对互联网监管最为有效的国家,因此其互联网监管政策往往成为世界各国研究学习的对象。美国的互联网监管政策从2001年之前的松散管理、鼓励竞争,经过9.11恐怖袭击事件后,转向注重安全、加强干预,其中经受着诸多争议和改变,总体上实现了保障公民权利和维护国家安全之间的平衡。其经验值得借鉴,对中国互联网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也有颇多启示。  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个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美国互联网监管方面大量文献资料的搜集和分析,试图勾勒出美国不同时期互联网监管政策的走向,尤其是2001年后的政策变化。分析其政策特点、价值和成败之处,力求给出可供中国借鉴的经验。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一、绪论;二、2001年前美国的互联网政策研究;三、2001年后美国的互联网监管新趋势;四、美国经验的反思与启示。
其他文献
本文以网络新媒体为视角,以探寻中国伊斯兰网络媒体的发展为切入点,结合国际伊斯兰世界现状和我国国内民族宗教文化的现状,剖析不同文化背后的群体心理,借助于跨文化传播的经验来
期刊
本文以“七君子”事件为研究对象,所谓“七君子”事件主要是指国民政府当局以“危害民国罪”,于1936年11月23日凌晨在上海逮捕了沈钧儒、邹韬奋、章乃器、李公朴、沙千里、王造
所有传播都是通过媒介发出,因需要而发展。中国是一个城乡差异比较明显的国家,也是一个历史传统比较久远的国家,到现在,人们的头脑中还保留着一些传统的思想,且有一定影响。所以在
清末民初,报人是一种具有鲜明特点的新式职业。从内在表现上来看,报人是一份报纸的旗帜,以自身思想与理念影响着这份报纸的风格与走向;而从内在形式上来看,报人作为新式知识分子,